365天读书小分队

【读书笔记】精进:003行动——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2018-05-11  本文已影响27人  阿甜ATIAN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by 采铜

相关链接

本书的读书笔记过长,故而拆分为7篇文章来记录。

001 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002 选择——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003 行动——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004 学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005 思维——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006 才能——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007 成功——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003 行动——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本文大纲

(一)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与求职、买房等人生大事相比,小事情造成的心理负担可一点都不轻,但搞定后者则显然容易很多。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成本比作一个可以张开和缩小的弹性薄膜,这个薄膜会被各种事情撑开。各种小事的堆积可以把人的心理成本撑得很大,而当这些小事被基本消除后,人就可以轻松多了。

先把必须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和从容心态的一剂良方。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即刻行动。那些我们从长计议的事情,一般是从做计划开始的。计划是可以立即做起来的,与其他的事情同时做也未尝不可。比如,在洗碗、拖地时,脑子里去构思一些重要事情的计划。所以对于复杂的事情,即便表面上没有立即行动,但你还是可以提早做准备。

有人可能会说,做事情,时机很重要,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事半功倍。但问题是,你能容许自己用多长时间等一个好时机?当一个好时机出现时,你是否有能力识别它、抓住它?既然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是那么确定的,那么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时机上。对于大多数人和事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二)精益创业启示录

(1)最小化可行产品

精益创业」中有个关键概念叫 「最小化可行产品」(MVP),它指的是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该尽快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使用它的反馈来进行优化。

某种程度上,人生就如同创业一样。那么,对个体来讲,他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产品」这个概念的内涵:

① 「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② 「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③ 「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④ 「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⑤ 「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比如,在某家公司的实习经历不是产品,但基于实习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可以算作产品;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拥有绘画的技能不是产品,但是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绘画作品可以算作产品。

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其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

从一篇短文到一篇长文,从一篇长文到一本书;从单幅的漫画到多格漫画,再从多格漫画到长篇漫画连载。如此一来,你的才能、声誉、影响力和成就感都会慢慢培育出来。

(2)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才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3)把批评当做一种信息对待

在精益创业中,拿出最初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还远远不够,这只是开始,之后的进程就是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进行优化。

如何处理外界的反馈也是一门艺术,每一种反馈都有特定的价值:

正面反馈能坚定我们犹豫不决的心态,增强我们的自信。

否定和批评会促使我们反思,校正之前的错误想法。

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则让我们发现新的世界,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周全。

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

本能地抗拒批评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反对批评是两回事,后者往往意味着更成熟的心智和更坚定的信念。成熟心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能不偏不倚地、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和其他人的意见,既不故步自封,也不附和盲从。

(4)对产品不断修正

精益创业的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勇于自我修正。

每一次版本的迭代前提,都是对自己产品的重新审视,或者是用一种新的框架或视角看待它,或者发现或添加了某些重要的细节,或者是把其中某些元素进行了重组或重构。

小结

所以以精益创业的方式去走向人生的成功,便要做到这三点:

①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②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③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三)多线程任务的拆分法

多线程工作,是指在同一个时期内,同时担负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

而在任务切换中间是有损耗的——当从任务 A 转换到任务 B 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要明显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 B 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为转换损耗。转换损耗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

① 任务 A 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A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B造成干扰。

② 做 B 的时候需要对 B 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起 B 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完整。

(1)三明治工作法

如果你是在非常投入和忘我的思考时被打断,那么你的损失和懊恼就会非常大。

相反,如果你只是在做抄写一篇文档这种不动脑子的活,那么即便是频繁的中断也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影响。

所以,选择合适的中断点,中断就并不可怕,切换的损失也可以降到最低。三明治工作法就是基于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提出的一种任务分解法:

事实上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这个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并且专注地进行思考。一旦这部分被我们拿下,那么这个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大半,余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补充性的工作了。

拿到一个任务后,务必要先找到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尽全力去啃下来,而不是先去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的工作。

比如,领导让你做一个PPT,你第一步准备做什么?

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去百度谷歌查资料吗?正确答案是:设计PPT的架构。

① 分析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

② 设计内容及展现方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

以上就是该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

等你完成了这个过程,你可以选择继续填充具体的内容——「支持性思考区间」,也可以暂停一下去做别的工作。

最后,再为这个PPT选择模板、寻找配图或者调整字体——「操作性动作区间」。这时你并不会太介意被打断,因为你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任务你已经完成了。

(2)图层工作法

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我们不需要机械地按照任务的一般顺序来切分,而是按照这个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认知类型来切分。

认知类型指的是我们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比如我们处理语言文字时是一种类型,处理视觉图片时是一种类型,进行数值计算时是一种类型。

在用Photoshop绘图的过程中,可以把一幅画分成多个图层,每个图层在绘制时是相互独立的。就是说绘制者在某个时间只需要专注于某一层的效果,而不需要顾及其他图层,这样减少了任务切换的复杂性也节约了切换成本。而作品最终表现出来的仍旧是多个图层叠加在一起的整体效果。这种多线程工作的方法叫做图层工作法

比如,你要写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图层可能包括: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用于解释说明的案例和故事、必要的模型图和概念图等。那么在写作时,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图层,依次进行构建。

假如这篇论文有A、B、C三个部分,按照图层工作法,我们的写作顺序如下:

① 把A、B、C的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写好。

② 集中寻找案例素材,并分别填入A、B、C。

③ 再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图示等。

图层工作法还可应用于并行处理多项任务的场景中。

比如,你现在有两个任务要做,一个是写一个 Word 文档,另一个是做一个PPT。

按照图层工作法的原理,你应该先把 Word 任务分解为Word 文字、Word 图示、Word 排版三部分,把PPT分解为 PPT 文字、PPT 图示、PPT 排版三部分。然后再将相同认知类型的工作组合在一起,于是你的工作顺序如下图所示:

图层工作法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同时,它的另一个好处是,提示和方便我们为作品附上更多的图层,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厚度

(四)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总结性思维上都非常出色。他们既能提前设想未来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因此他们总是比一般人想得更加深入和周全。

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而书本中的知识属于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即在结束后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人人皆可成圣。

在做完一件事后,我们应该怎么反思呢?作者提出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信息

·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
· 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
· 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
· 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预期

·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
· 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 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
· 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结果

·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
· 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
· 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进度

·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工具

·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情绪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阻碍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
· 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
· 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优势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
· 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
· 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
· 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缺憾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
· 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
· 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
· 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意义

·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 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除了上面的这些问题示范之外,在行动中反思,最好还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保证及时性

在做完一件事之后几分钟内就开始反思,这时你的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关的细节,你记忆中的遗忘和扭曲是最少的,于是你的反思就会忠实于事情的原貌。

而这种反思也不必太正式,低下头想一想即可,哪怕这个过程只有半分钟。当然最好是能把反思的主要结论写在纸上,以便查阅。

梳理反应链

在反思一件事情时,我们应该看到这件事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

梳理反应链有助于我们理解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在今后的同类事件中,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掌控事情发展的进程。

关注意外现象

意外结果也许并非本身有多特别,而是在于它落在我们原有的认知之外。因此,在反思时,我们应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