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 |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吸引及亲密关系
本文是根据课件自整理的考研应用心理学知识框架梳理,用于考前整合复习,有同行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呀~
人际吸引
一、含义
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喜欢。普遍存在于各种人际交往中。
二、人际吸引的需要与原因
1、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安全感确立的需要、独处需要、交往需要、亲和需要、亲密需要。
2、人类天生就具有亲和动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起源于“亲和”(亲和—接纳—喜欢—亲密关系—爱情)。
3、克服寂寞:情绪性寂寞、社会性寂寞。
三、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互惠原则
当一方以积极态度交往时,如果对方也积极回馈,就能形成良好关系,反之,导致关系破裂。
2、得失原则
交往中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有所改变时,更容易影响我们对那个人的喜欢与否。
3、联结原则
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讨厌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4、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用在人际吸引上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酬赏的或正性评价的人,讨厌给我们惩罚的或消极评价的人。
5、社会交换
公平理论,取决于我们和这个人交往时对成本及收益的评价。
四、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规则)
1、熟悉性(曝光效应)
彼此越了解,容易引发喜欢。
曝光效应(单纯接触效应):仅因为常常看到某人某事物,就能增加喜欢和接纳。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的一种现象。
2、接近性
距离越近,交往的频率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相似性和互补性(协同作用-米开朗基罗效应)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和背景以及人格上与自己相似的人;互补可以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双方的需要、社会角色和职业、人格特征等方面的互补关系会增加吸引和喜欢。
4、个人特征
外表吸引力(光环晕轮效应、外貌辐射效应)、能力(犯错误效应-能增加人际吸引)、个人品质(真诚、热情)等个体属性也影响人际吸引程度。
5、协同作用
双方可以共同合作去完成一些事情。
6、补偿性
人们总是更容易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亲密关系
一、含义
在人际吸引的基础上,当两个人的相互依赖性很大时,人们之间的关系会从一般性的关系发展到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主要包括亲情、友谊、爱情。
二、亲密关系的特点
1、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
2、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活动及兴趣。
3、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三、亲密关系的依恋
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它是婴儿和父母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系,并且这种情感联系可以看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婴儿对父母的依恋是他们生存的首要条件。(分为安全型依恋、逃避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
四、亲密关系发展的五阶段(勒温格)
初次吸引 → 建立友谊 → 延续强化 → 凋萎与衰落 → 结束
五、亲密关系的改善
1、对待不满的策略
当人们亲密关系失去价值的时候,人们采用四种不同对待方式。
(1) 真诚—被动建设性
被动地去弥补双方的裂痕。由于怕对方拒绝,很少说话,往往耐心等待。
(2) 表达—主动建设性
双方讨论遇到的问题,寻求妥协并尽快维持亲密关系,是种主动、建设性方式。
(3) 忽视—被动破坏性
故意忽略对方,与对方在一起时常在一些无关问题上挑对方毛病。
(4) 退出—主动破坏性
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换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人们常用这种主动地、破坏性策略。
2、建设性争吵
人际关系双方应懂得争吵时关系存在的一部分,为了维持双方融合的感情关系,双方必须学会建设性地应对争吵。
3、T小组训练法
又叫敏感性训练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主要目的是让接受训练的成员学会怎样有效地交流,细心倾听,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感情。
六、爱情
斯腾伯格提出爱情三元理论,所有爱情都应包含三个基本成分:
1、亲密(心理)
指爱情关系中能让双方感到亲近、彼此关联的感情,包括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等。亲密是爱情的情感成分。
2、激情(生理)
指的是爱情关系中带来强烈情绪体验的驱动力,外表吸引力和性需要最明显。激情是爱情的动机成分。
3、承诺(认知)
指与对方相守的意愿及决定,包括短期内爱一个人的决定以及长期关系中为维持这种爱而做出的承诺或担保。承诺是爱情的认知成分。
图片来自网络本文完
下回 ——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