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学共济会文学与美食

红楼不是梦 – 对话千古奇人曹雪芹

2018-11-06  本文已影响69人  郭三十三

公元1764年,除夕夜。

曹雪芹在经历了丧子之痛数月后,在一个本应万家团圆的日子永远地离开了。

那年,他40岁。

他最后几年的时光极为困窘:住在北京西山的茅草房,最穷时只能靠举家喝粥来度日。

他应该不会想到,《红楼梦》竟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身后名。

                           01

曹家的祖上是汉人,祖籍河北丰润。

满清入关时被招降为奴,加入旗族,跟着来到了北京。

曹雪芹的曾祖母当过少年康熙的奶妈,因此雪芹的爷爷就和康熙饮一母之乳长大,交情可见一般。

后来雪芹的爷爷、伯伯、父亲先后做了皇家内务府设在南京的“江宁织造”,这是专供皇家服饰采选的机构。

由于康熙时期内务府的主管是太子一党的人,因此雍正谋权篡位后,几欲将内务府下面所有的“头目”全部拿掉。

曹家顿时陷入了风雨飘摇。

雪芹就在这样大的政治背景下出生了。

那一年是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

后来他三岁时,家族被抄,举家迁回北京,住在当时的“京郊”蒜市口(现在的磁器口一带)。

此后他上过旗族学校、做过私人幕僚(大家族里孩子的家庭教师)、当过官办学校的老师。

但在他整个成长过程中,家族还是不断受到当时政局(雍正夺位、太子的儿子后来又企图推翻乾隆)的影响,一步步地走下坡路。

最终,在他30岁那年,决心脱离旗族,离开政治漩涡的中心,举家前往北京西山,在那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10年。

                             02

夜深,合上《红楼梦》。

我一直在想:曹雪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经历了什么,才能写出这样的旷世奇作?

首先在他个人身上,有着很多作家所不具备的“矛盾”色彩:

1. 他是旗人,祖上却是地道的汉人。但在八旗子弟眼里,他只是包衣(旗人的奴才);

2. 他出生于江南望族,却成长于北京的“郊区”;

3. 他年少经历大富大贵,成年后家族衰败穷困不堪;

因此,他身处旗汉,横跨南北,经历富贫,家族几起几落,兴衰起起伏伏。

一身抱负却又不得施展,最后对自己的“奴才身”愤恨不已,下定决心与“权贵”分道扬镳,宁居西山漂泊,不再过问政治。           

梳理曹雪芹的人生历程,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20岁。

这是他性格养成、世界观形成的年岁。

 

这一时期,对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由于家族被抄迁回北京,给曹家所有人都带来了极大的心里落差,因此曹家奶奶不时地给年幼的孙子,讲述着当年曹家三代在江宁(南京)做高官,60多年里接驾过康熙爷四次南巡的盛景。

当年曹家的兴盛,与如今的“戴罪之身”,肯定让雪芹在成长过程中思考了不少。

另外,他后来上学时碰见一位精于“工艺”的老师,向他学了不少工程类(园艺、雕刻)的知识,这为他在《红楼梦》中大量的建筑、饮食等专业化描写打下了基础。

要知道,相对于家国天下的四书五经,这些在当时都是很不入流的学问。 

第二阶段:从20岁到30岁。

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基本完成《红楼梦》的写作。

这一时期,对他最重要的事情:思考自身的价值以及女性的意义。

由于父亲是“戴罪之身”,因此他是通不过“政审”,没法参加科举考试的。

这意味着他没有机会去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

那他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由于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经常去翻看爷爷当年的诗稿和著作。

家逢如此巨大的变故,他也就渐渐萌生了把家族这些年的荣辱兴衰写出来的愿望。

 

这就是《红楼梦》最初的雏形。

要知道,当年写小说可是被视作“不务正业”的事,甚至大多数人写小说都不署真名。只为拿到集市上,当故事卖个好价钱,换得“南酒、烧鸭”。

另外,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围绕在他身边的女性居多:奶奶、妈妈、婶母、丫鬟等。由于是“戴罪之家”,别人都不敢与其来往,可能雪芹年少时的玩伴不多。另外,他的父亲由于年纪轻轻就入狱带上枷锁,和儿子相处的时间就更少的可怜了。

因此,女性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也就开始思考起女性的价值,以及女性受到不平更对待的根源。

这种思想在当时是有巨大进步性的。 

第三阶段:从30岁到40岁。

 

人生最后的10年,曹雪芹开始深思“命运”这个最为浑厚的主题。

自己家族的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他的结论是:荣辱兴衰,皆由他人。

荣,靠的是给康熙爷当奴才;

辱,不小心成了雍正夺位的牺牲品;

兴,乾隆爷皇恩浩荡,赦免无罪;

衰,前太子爷的儿子阴谋篡权,家族被乾隆完全查抄。

曹家没有做错任何事,只因为是旗主的奴才,就完全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因此,当乾隆允许汉族旗人脱离旗族时,他就毫不犹豫地全身退出,毅然和“体制内”说再见了。

后来宫里传他来给皇上作画(曹雪芹的画艺也相当高超),也被他婉言谢绝,不再和当年的主子有任何瓜葛。

曹雪芹最终超脱了。

 

他看到和他家类似的“奴才”、没有意识到命运是如何的人、想挣脱无法挣脱的人,他感悟到命运必须由自己来主宰,否则不论眼前如何兴盛,最后的结局一定是悲剧。

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红楼梦》的大悲剧结局。

他逃离京城的旋涡中心,最后10年居住在了北京西山。

在那里,他的思想进一步放开,他生活在最底层百姓中间,感受最真实的“刘姥姥”们的生活,教他们刻章、做风筝等糊口的手艺(详见《废艺斋集稿》)。

他在西山的日子虽然困苦凄凉,但有一点需要明确:以曹的才学,远不至于活得如此窘迫。

他可能只想感受一下真正的自由。

 

在西山,他不用再担惊受怕想着突如其来的“圣旨”,不用再小心翼翼伺候主子看别人的脸色。

他想把“八旗”“政治”“仕途”等高高在上的词,全部从人生的字典里抹去。

另外,西山的寺庙众多,在那里也使他进一步放空心灵。

虽然陋室难以避风,

 

虽然薄食不足果腹,

 

他却再也不愿回到那个曾经的“梦幻”。

                            03

说完了雪芹其人,我们看一下其书:《红楼梦》。

作为一部两百多年前的通俗小说,究竟好在哪?

为何近年来对其思想、艺术、文学价值的探索经久不衰,甚至衍生出了一门“红学”?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来说,这是绝无仅有的殊荣。

在我看来,《红楼梦》最鲜明的文学特色主要有三点:

第一,  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

不论是封建道德、伦理规范,还是家族兴衰、市井人情,它通过细致刻画给予了全面展示。书中对花鸟鱼虫、琴棋书画、规矩礼法的描述都给了一个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极佳窗口。

第二,  它的文字极为优美,情节设置“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作品中大量用到了“诗词歌赋”,不同于一般的“诗歌言志”,《红楼梦》里的诗,基本都暗喻着主人公的性格和其最终的命运。另外,每一个小人物的出场,在后面的情节上也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三,  它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艺术触动。

贾府最后“忽喇喇似大厦倾”,导致的并不是一两个主人公凄苦的命运,而是书中全体人物集体的悲惨宿命,那些大都还是十几、二十几岁的鲜活生命,这对我们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

我们看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几乎是每节一个独立故事或者独立人物,《西游记》降妖除魔的结构设置也是类似。

唯独《红楼梦》,通篇布局、层层推进,最后达到故事的最高潮。

另外,有个情况需要澄清一下: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曹雪芹、高鹗”合著的120回《红楼梦》,后40回高鹗续写的部分其实与曹雪芹原著相差极大。

曹雪芹并非没有写完《红楼梦》就去世了,而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原本写好的高潮和结尾的部分“失传”了。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周汝昌先生的观点:曹雪芹的原著《红楼梦》一共108回,最后30回没有传下来的原因,是因为里面涉及到了“抄家”、“皇族斗争”等在当时很敏感的题材,被官方强行销毁。

最终在曹雪芹去世30多年后,才由官方选定的高鹗续写,完成了目前大众看到的120回曹、高合著的《红楼梦》。

关于这部书,在大众中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宝、黛、钗(宝玉、黛玉、宝钗)三角关系的爱情故事。当然不能否认的是,相比于其他三大名著,这种认识也给《红楼梦》带来了众多的女性读者。

其实,究其全篇来看,爱情只在整部书中占比非常低的篇幅。

之所以三人的爱情故事给大家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主要还是曹雪芹文笔功力深厚,情节设置精妙,以寥寥数笔便刻画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角恋情”。

除了爱情故事,整部《红楼梦》反映出来的思想是极为深刻的:

1.它对主流社会思潮的不屑和反抗

2.它对女性价值和存在意义给予的高度赞扬

3.它对人人平等的民主意识觉醒的认同

4.它巨大的悲剧色彩,万艳同悲,几乎没有一人逃离。

当然,作为一部小说,它描述手法相当高超:梦幻、玉石、真假构筑了很高的美学意境,虚构的大观园读起来让人觉得身临其境。

作者刻画的人物也是相当成功:

贾宝玉,作为“亦正亦邪”的男一号,他的种种思想、行为均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叛者”形象。

 

林黛玉,作为“王封贵胄千金”的女一号,她不喜欢成为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标榜,她的“罥(juan,四声)烟眉”、她的“葬花吟”,让她被视为“美貌与智慧”的化身;

曹雪芹给男女主人公取的名字中都有“玉”,他巧妙地利用了“玉”这个中华文化的精神图腾。

宝玉人生中对其影响深远之人,均为名中有“玉”者,这几个玉也是那样的不为世俗所容:

林黛玉是孤傲尖酸的冰美人,他就是喜欢;

 

蒋玉涵是身份下贱的戏子,他偏要结交;

 

妙玉是远离江湖的庙堂之人,他最是推崇。

宝玉被封建礼法所不容,他是孤独的。

但最后这三玉,都证明了他当时选择的意义:

林黛玉,因他外出避难,不知生死,为其“泪尽而逝”;

蒋玉涵,在贾府衰败、宝玉落魄时,冒着巨大的风险伸出援手;

妙玉,更是在宝玉被追兵追赶时,舍身帮其逃难。

 

小说由“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写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极衰,最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如梦似幻地回到原点。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毁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红楼梦》中刻画贾宝玉性格的两首《西江月》 

                          04

深想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读文学作品?

我个人的感受是:

1. 打开认识世界的钥匙:读到书中的故事,原来还可以有这样的生活!

 

2. 感受艺术,享受艺术:通过文字、情节、高潮设置等,陶冶性灵。

 

3.了解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明善恶,辨是非,做一个更好的人。

而感受文学的绝佳路径就是阅读名著。

有人说过,所谓名著,就是大家想看而都不去看的东西。

中国的四大名著似乎更是如此:都是大部头,还是半文言、半白话。

尤其是红楼梦,似乎比不上其他三部描述男性的英雄主义来的过瘾。

但这部作品真的是对中华文化一次全方位的展示,胡适、鲁迅、张爱玲都是它的铁粉。

 

作品中的大观园,有着最美丽的青春画面:黛玉葬花、宝钗捕蝶、湘云醉卧,每一个都是极为优美的经典镜头。

但最终,这群少男少女,在他们生命最鲜亮的年纪里,黯然消逝。

在曹雪芹编制的这个梦里,梦中人可为虚、梦中事可为幻,梦中可以述说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

但他又醒目地展示了对美好的追求,对青春和生命的歌颂。

两百多年来,时代几经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在曹雪芹编制的这个梦中沉醉,不愿复醒。

希望你能放下手机,打开《红楼梦》。

对话那个千古奇人,曹雪芹。

                  郭亮 2018/03/15 北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