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想法简友广场

旧书

2021-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千白莫

“我着实喜爱被前人翻过无数回的旧书。”每当我没有内容可写的时候就看看今天的日历,这是“读书人的《圣经》”《查令十字街84号》中的一句。有了个题目或主题,似乎下面的文字就顺畅了许多。作为读书人,这本“《圣经》”自然是读过的。值得一提的是,我读的是港版繁体字的,也在那时候有幸认识了唐诺的文字,是他的序言。我倒没从书里看到什么爱情的成分,而是书友之间的交流和超脱现实的友谊,所以那自然成为了读书人的向往。和所有讲书的书一样,其中的书单也一定是所有读书人都想至少读一遍的“阅读愿望单”。读书有很多种,读书人也能分得很详细,不过与人交流共同文本绝对是舒适的体验之一,也就是应和了人表达的本能。人如容器般地吸收、内在反应和输出,和新陈代谢一样。生命体征需要不断发展直至死亡,精神也是如此,而且更高级更值得人们体验。在读《查》的时候借着男女主人公对一本本书的讨论也间接让自己有一种独特的参与,向往把自己强行加入进入的同时也以一种“上帝视角”看着他们美好的沟通。尽管最终男女主人公并未谋面略显遗憾,但同时也锁住了美好并永远存续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让梦一直做下去。

让梦一直做下去就是与时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在我看来没有之一。梦与时间都有“永远”的属性,它们给人希望也给人暴击和秒杀,但正如飞蛾扑火,永远充满诱惑力,也是美的终极表达。无论顺境、平淡还是逆境,只要活着(时间)又有梦的人,就相对体验到了永恒和自己融为一体的舒爽;哪怕现实多是糟心和龃龉。我能这么写可见此时此刻的心情还不错,天气也晴朗了。和日后大概率会出现的糟糕情绪并不矛盾,毕竟矛盾本身才是符合逻辑的,才是常理。

聊聊旧书吧,不算跑题,尽管跑题就是我的风格之一。前天与友人逛书店说好互赠书籍,但我们一致决定选好书后再去买二手书。记得我高中和大学时期每每遇到同学想买书而缺些钱时,我总会大方为对方补上,也不会向其要回所补的钱。可能是由于自己对钱的鄙视的底色,或是对抽象思想的崇拜,总之年轻时的我总要对这一行为自嗨地渲染成某种更伟大的举动,内心里也觉得充实。后来随着长大,一方面新书的价格在上涨同时发现书的内容也没见的有什么提高,就慢慢把注意力转向了二手书(旧书)。一个夹在书里的书签、一片叶子、一个发卡都是收到旧书时的意外礼物。想象着前一位读者的样子、习惯、性格特点等等,读着同一本书感觉更有交流感。不得不说在衣食住行都很稳定的和平年代(毕竟没在战争年月生活过,不可妄言),抽象的东西近乎信仰似的会非常稳固地支撑着个人的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抗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