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是如何走向平等,走向独立的?

2020-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地产养老高广银

近日由宋茜、郑恺、卢靖姗等主演的《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上映,剧中无论是电视台记者宋茜 ,单亲妈妈卢靖姗,还是名企高管李纯,在感情当中从来没有失去自我,虽然过程中有些迷失,但是最后还是找回自己。

男女的不平等

但是男女平等这件事情上,从来都没有实现过,对于女性的歧视,一直都存在。很多人会说,没有啊,我们很尊重女性呀,法国有一部喜剧电影《男人要自爱》,剧中把女性日常用男性来替换,会发现我们对女性歧视这么严重。

比如男人每天要刮腿毛、穿短裙,还要做出小鸟依人的神情,在公司当中只能做秘书、护士这类辅助性的工作,当遭遇性骚扰的时候,会把责任归结到你穿着,你的日常言语等。

如果我们男性日常遭受到这些歧视,我们会非常难以接受,可是这就是两性的现状。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女性的平等地位也是我们文明社会的一个标志,可是现状却很难被打破。

我们每个人,有50%几率成为女人,然而从出生那一刻,似乎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女性在这个社会当中属于从属地位,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社会伦理地位等,都会受到限制。在这个世界上,男性是社会的第一性,而女性成为第二性。

这种歧视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文化当中,从周朝开始,我们已经步入父权社会,对于女性的歧视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我们对于这种现象也司空见惯,可是如果我们去观察云南的摩梭人,会发现女性也可以主导整个社会。

当然,我们现代社会相较于封建社会,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些男权思维依然根深蒂固,比如女孩不适合学理科,女孩不适合高精尖行业等,潜台词就是,那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女孩不要和男孩子竞争。

当我们从小被这种思维驯化之后,很多人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女孩理科确实不如男孩,可是你会发现,那些真的报了理科的女生,成绩并不差。我在大学的时候,学的是理工科,成绩最好的依然是女生。

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差异并不是生理原因造成的,而是社会观念造成的。比如只有女孩穿红色的衣服,可是当你看见周鸿祎每天穿着红色T恤的时候,并不觉得奇怪。我们对于社会的诸多偏见,大都来自于我们的习俗以及文化。

女性争取平等的过程

在之前的父权社会,女性是从属于男性的,包括私人财产,还有人身自由,因此没有起诉权,没有财产权,当然也没有离婚的权力。

那么女性从什么时候开始觉醒、开始为自己的权利而奋斗呢?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权力从贵族阶层下放到平民百姓,每个人都有了为祖国而战,为民族而战的权力。之后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男人们都去参加战斗了,妇女和儿童们走出家门,获得了工作机会,从此也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可是战争结束之后,男人们需要工作,又决定把女人们赶回家里。之前的女性一直呆在家里还好,可是见过世面之后,再让他们回去就非常困难了。

同时像洗衣机、微波炉等现代化工具的发明,也极大解放了女性,在此之前,女性们每天起早贪黑洗衣服、筛面粉、添油灯、洗衣服、缝补衣服、种菜、养鸡、养猪等,能把这些工作做完已经谢天谢地了,更不用说到再去找工作了。

可是自从有了洗衣机、洗碗机等家用电器,还有幼儿园等辅助设施,妇女的时间被极大解放,于是女性们觉得要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工作、生活权利,尤其是女性解放前沿阵地美国,由于女性获得了一样的选票,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因此最早获得平等权。

之后更多的女性要求获得经济上的权力,比如同工同酬、合理的假期,还有婚后依然有经济独立的权利等。要解决男女不平等地位,经济、政治、思想独立尤为关键,无论是宋茜、卢靖姗、还是张佳宁,只有获得了经济、政治、思想上的独立,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今天,生理决定论已经被抛弃了,女性获得了选举权,受教育权和就业权为主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解决男女感情问题的真正之道,是争取到彻底的男女平等。而所谓平等呢,就一定是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组织社会的权利这三项权利都平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