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南行散记(十六)世间再无黄公望
我坚信人的生活被他的意识力量所左右——如果一个人,能充满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努力,下定决心过他所想过的生活,他终将会取得梦想中的成功。
——梭罗《瓦尔登湖》
东洲岛距离龙门镇大约十六公里,这是东洲岛小超市的老板娘提供的数据。她说得应该很准确,因为这是她走得最多、最熟悉的路——回娘家的路。
车子沿着平坦的小公路缓慢行驶。十六公里是个很短的路程,到达龙门古镇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
沿途出现了村庄。这里的村庄干净整洁,民居都是两层的楼房,独门独院。有老人在门前闲聊,几个小孩围着老人嬉闹,清脆的童声给安静的村庄带来了很多活力,让宛如世外桃源的村庄重新回到现代的轨道。
“咱们找个民宿在这里住一晚吧!”夫君对于这里的安静富庶充满了向往,想亲自体验一下富阳这个地方的“富”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可惜我们没有在路边看到一处民宿,大约是这里的村民谁也不想让别人打扰了自己宁静的生活吧。我们放慢了车速,想把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安静装在眼中带走。
前面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标识:黄公望纪念馆。这个标识看起来有山寨的感觉,让人想起曾经在广大北方农村的墙上出现的标语。看来,这里就是黄公望村了,它是2007年把华墅村,白鹤村、株林坞村、横山村四村合并而成的。六百年前,黄公望云游至此,绝佳的山水让他沉醉,于是停下了云游的脚步。这美丽的景色一定击中了黄公望的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要不怎么会有《富春山居图》?为了纪念黄公望,这四个村子合并后就被命名为黄公望村。
沿着小公路出了村子,公路开始变得有了起伏,眼前出现了郁郁葱葱的景致,小路被这宜人的葱郁包裹着,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这葱郁包裹着的该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让黄公望在这里停下了云游的脚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7586/737a17d33e11f1e7.jpg)
车子爬上幽静的小坡,这时已是傍晚时分。偶有人相携着向葱郁深处走去,这该是村民们在散步。虽然是夏季,这里的空气却极其清凉,还带着一股甜甜的气息。一个小小的标示牌静静地立在小路的左侧,上面的“黄公望纪念馆”六个字也极其素雅,和六百年前那个云游到此低调到尘埃里的黄公望相得益彰。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7586/b261cf44ecfc51fe.jpg)
从车上下来,沿着左侧的小坡向下走,路面都是用小小的石板铺成的。远远地望见有一个人手持相机对着一座古朴的建筑从不同角度拍照。走到近前,仔细看才发现正门上方也极其低调地题着六个字:黄公望纪念馆。此时已经过了参观时间,只能在纪念馆门外流连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7586/4dc7152f13a694c4.jpg)
纪念馆的对面是一面小小的湖,这就是六君子湖。湖水中倒映着远山和竹木的影子,温润得像一大块玉,静静地等待匠人来精雕细琢。湖边砌起了半人高的围栏,我爬上围栏,给大块儿的玉和它里面的影子拍照。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7586/2e7f4017ad0cdb75.jpg)
从围栏上跳下来,我沿着湖边慢慢行走,试图在湖边找到一点儿跟黄公望有关的蛛丝马迹。他一定曾经多次在湖边驻足,或站,或坐,心如止水地盯着眼前的水和远处的山。后来,这水和这山就住进了他的心里,在他的画笔下获得新生。
夫君在刚才来的小坡上向我招手,我知道我们还要赶路。我不情愿地上了车,希望他开得慢一点,我实在是太留恋那大块的玉了。
车子驶离了黄公望纪念馆,在导航的指引下又上了公路。此时太阳刚刚落山,天边是灿烂的晚霞。富春江就在我们行驶的公路旁缓缓流淌,温柔而又安静。有富春江的陪伴,还奢求什么呢?
一座大桥出现在眼前,桥前的栏杆上有“富春江第一大桥”的字样。这座桥始建于1989年10月,是首座横跨富春江的大桥,1992年7月正式通车,全长873.74米,宽13米。后来,由于大桥交通量年递增率高达13.4%,再加上超载的车辆较多,桥面多处破损。于是,富阳市又对这座大桥进行了加固维修。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7586/07cf0b2c253448df.jpg)
驶上大桥,无法停车拍照。大桥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被隔离带隔开,只能把车停在桥的另一端再下车拍照。夫君把车停下等候,我则小心翼翼地穿过车流,来到桥一侧的栏杆旁。此时,知了热烈的叫声此起彼伏,听不到富春江水流动的声音。江面太宽阔了,我选择了好几个角度,才拍到了自己满意的视频,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穿过车流,回到车上。
无法描摹暮色中富春江的美,它深邃得令人敬畏,又充满神秘感。
汽车驶上山间公路,龙门古镇在向我们招手。
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