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一)共修总结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已经跟陈老师学习了三遍,读书分享也听过几遍,这次的共修带给我的触动很大,感觉听懂了很多。
一、追求高效能而非高效率
在人生的旅程中,一直追求是速度、效率、结果,这种速度、效率和结果的动力是一份恐惧的驱使,不敢让自己停下来,而实际上是由于这份恐惧,让自己无觉知的状态下,更加无力(怠惰、对抗、评判……的内耗),无法持续实现社会价值。
高效能是可持续、不断更新的产能。是人生路上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一份自由,选择的自由,持续实现生命价值。
二、原则
原则是大道,是灯塔,是良知,而非人格模式的信念价值观。原来的自己一下固守的自我认知是偏离的,准确的说是一份狭隘的认知。
三、德行
七个习惯从个人成功到公从成功,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给出了实修的通道和工具,是实现心智模式再造和不断系统升级的通道
四、成长-成熟-成功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成功是产出(名利情)。从七个习惯的学习来看成功是一份圆满,是心智成熟、内心平衡、拥有选择的自由,实现生命的意义。成长是不断扩容(修炼容器、修炼心智)的过程。
一根火柴的故事带来的觉察:人生大厦的倒塌,皆由性格缺陷(身心分裂)所造成,如何做到身心合一,那就先从独立负责开始。面对自己的分裂,整合阴影面。继而我为自己的决定投入去做到最好。以原则为中心,修正自己的心智模式,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五、清晰了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的差别
思维模式:无觉知的状态下,惯用的思维模式是他怎么这么想,是基于解决问题而与关系的互动方式。
心智模式:带来的思维模式的转变是他为什么这么想,尽管一字之差,却出于一份看见、一份允许、一份接纳,是基于看到眼前的人而与关系的互动方式。
通过心智模式的再造,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看到事实、真相,发现新的选择。
六、积极主动是实现独立的工具
陈老师的线上沙龙,又让我再次对我是谁?我到哪里去?我如何去?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叩问。我是谁是回到自己主人的位置(船长),才能实现我选择我负责。是情绪张力的牵引还是创造张力的牵引?是消极被动还是积极主动?这中间有一个临在-觉察-疗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认领和生命转化的通道。而最为重要的是自己为自己作出了多少次选择(内在价值观与原则的统一),在个人的自信心账户上是存款还是透支。每一次选择,都给了自己一份相信,一份相信自己的能力,一份自救的能力。当有了这份相信,才能真正相信他人,在每一次的教练教程中,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救的能力,在当下只需要给到相信、支持。通过这个习惯的修行,让自己拥有自我觉察、同理心、想象力、独立意志四大核心能力。而对于9号的我,先要修的便是我已经缺失的独立意志,找回独立意志,开始为自己做选择,并为选择负责。
我到哪里去?是以终为始,我要成为什样的人,从此刻开始所作所为皆因此而做。所谓因果,即是当下种的因,方为之后果。(航线)
我如何去?是要事第一,落地实现。(时间精准完成航行-生命的旅程-实现生命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