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想赚钱,却不想理💰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曾经听别人说:我就那么点钱,哪来的财可以理?换句话说,他认为:理财和财富的大小有关系。只有当财富足够大时,才需要理财。
大部分父母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却少了财商。比如说我本人,在大学毕业之前就完全没有理财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身边的很多人也没有理财的意识,那就更不用提财商了。
事实上,你一辈子都要和钱打交道。理财应该是越早越好。
你可以清楚地知道以下问题的答案吗?
你上个月消费多少?占比最大的一类消费是什么?
你的资产、负债有多少?各类资产分别有多少?(包括现金,支付宝,微信,银行存款,基金,股票等可较快变现的资产)
你的资产是如何配置的?你认为如何配置更合理?
如果你回答不上来,则说明你不太认真对你的money。
对你最实在/最有用的问题是:怎么理财?
1
从现在开始存钱。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能乱花钱,要存钱。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购物的兴起,消费已经成为指尖上的消费。信用卡、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支付工具的出现,让更多的人习惯于花未来的钱。新一代的人消费更容易,也倾向于花未来的钱,相比起老一辈存钱的欲望和意识是下降的。月光族说的就是赚多少花多少的人。
虽然我们很难做到王健林说的:“定个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我们却可以——先存够一万块钱。这一万块钱作为应急储备金,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用。事实上,应急储备金应该是你3—6个月的所有支出。一万块钱只是一个举例。
如果你是学生,建议存不超过每月生活费的25%。如果你是职场人士,建议存不超过每个月总收入的25%。
为什么是25%?理财的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理财不能与其初衷背道而驰。为了理财而让自己过得比以前差,这是本末倒置。做事千万要记得初心,理财也不例外。
基于每个人的消费状况不同,具体比例需要自己确定。如果你确实很难存到这个比例,10%或者5%也是可以的,只要你每个月能够按照预期存进这笔钱即可。(我的比例是20%,仅供参考)
2
记录收支情况。许多人把钱花出去就完事,每个月到底的时候不禁问道:我的钱花去哪了?怎么这么快又没了?
建议大家记录每个月的收支情况。可以尝试做一张属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看看自己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或者可以到网上下载记账的APP,每消费一笔记录一次。APP会帮你做好各类消费的统计,简洁直观。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收入和消费情况,并以此作出对资金未来的安排。直观的数字更能刺激大脑,让我们克制冲动的非理性消费,合理安排资金。
3
保持足够的现金流。有些人会留下仅够自己每个月花销的钱,其它的放到定期或其它不能立刻变现的投资当中。
生活中充满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Black swan event)出现的概率很低,但我们不知道它何时会出现。因此,我们很可能突然要花一笔钱。如果你的钱不能立刻变成现金,那你就会陷入资金周转的麻烦。
这时,你很可能会和别人借钱。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向和我们关系好的亲戚朋友借钱。正因为关系好,他们一般都不会要我们给利息。可这是什么?——你变相地“吃了“他们本可以有的收益。所以说借钱欠人情,这个人情是真金白银给你的。所以,我们要保留足够的/ 能立刻供自己调配的现金。
4
使用信用卡。当我还是学生时,我相当抗拒信用卡。消费未来的钱,实在太可怕。直到我用上人生第一张信用卡,我发现信用卡有不少益处。
假设每个月的花费是3000元,使用信用卡支付有什么好处?
第一,增加现金流。以供不时之需。
第二,增创收益。把3000块放到余额宝这种灵活性很强的货币基金里面,尽管每月收益不多,但如果你的现金流很大或时间长,也是一笔收益。
第三,体现个人信用。将来你需要贷款,银行就会参考你的信用。通过什么指标来考评信用?你的信用卡消费信用记录就是参考。如果你的信用良好,贷款额度也会高。
还款日和年费。使用信用卡,要看这张信用卡是否要求消费几次免年费。设置提醒还款日期,不要逾期还款。否则,你要还的包括本金/滞纳金/日均万分之五的利息,以月计算复利。同时,你还会留下不良信用记录。逾期还款的代价有点大。因此,使用信用卡一定要准时还款。
5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学时,有些同学开始花相当一部分钱炒股,他们只是听了一些小道消息、一些所谓的信得过的判断,却偏偏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于是追涨杀跌,频繁地买入卖出。不排除有人赚了钱,可这就和你拿着火把经过火药厂,尽管最后你平安无事地出来了,但你仍然是个傻子。高收益的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这是金融原则之一。记住这一点,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而是关注你能否承受得住高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对于高风险投资,投入的资金一定是相当于“掉了”的钱。换句话说,这部分钱即使全部亏掉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你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丰富资产配置的类型。比如现金,存款,基金,股票等。千万不要把资产全部押在高风险的投资上。
6
不同年龄阶段的理财的目标不同,而像我一样刚工作不久的职场新人,理财经验有限。因此,早日开始理财,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理财和投资相关知识,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理财决策。有一句话讲得挺好:多听别人的看法,最后自己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