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的名义散文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银峰街17号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159人  禾田月下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可删

老姐天天在简书上发原创文章,夸奖羡慕之余,老姐也鼓动我写,我回答她没有灵感,不知道写啥,她说,要不你写写银峰街17号的故事吧。是啊,银峰街17号,那一瞬间,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某个黄昏,回到了青瓦白墙的故居,家家户户都炊烟袅袅,母亲们都在门口扯着脖子呼喊着自家的娃们回家吃晚饭,我和小伙伴们嬉笑着带着满身的泥泞和心中担心着母亲责骂的忐忑各自回家,不过没关系,一会大伙就会抱着碗,带着饭菜回到某处,互相看看各家的饭菜,一边吃着饭,一边海阔天空的聊着。童年,也许再也没有比你更美妙的词汇了。

银峰街17号,咋一听,有点秘密特务组织的即视感,所谓街道,那时候也不过是一条土路,从小镇主街由东往西走,路过当年小镇最豪华的建筑,两层的百货大楼,来到一条羊肠小道,往左拐,拾级而上,就来到了银峰街。整条街也就七户人家,我家居中,最早的时候爷爷买下了这间青瓦白墙的土坯房,对面搭了一个棚子是厨房,后来老爸就在对面棚子的地基上盖了一栋两层的小楼,不过这是实实在在的砖房,结实耐用的多了。我住的窗下是一棵桃树,阳春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映衬在蓝天白云之间,我想,如果有天堂,也不过如此吧。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可删

小学在家的北边,十分钟的路程,房后是座不大不小的山丘,种满了松树,山丘的那边就是我的中学,每天清晨天还没亮,我们几个小伙伴都会结伴而行,踏着晨露,迎着第一缕朝霞,嬉笑着去学校早操。美好的时光转眼即逝,当年这一条街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全部都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小镇,都在大城市求学,工作,娶妻,生子。我们,已多年未见。故居也早在某一年就被父亲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那时的父母,爷爷也早已迁入县城居住,久未人居,房子也会生病,卖掉也许是最好的选择,随之而去的更多的是童年的痕迹吧。

最怀念的其实是房后的后山,这座山对于我和小伙伴就像一座宝藏,一年四季围着它转都有无穷的乐趣。一开春,一下雨,就可以去拔竹笋,捡地衣(一种酷似木耳的菌类,雨后依附在草地上),回来做汤炒菜,大自然最新鲜的味道留在唇齿间的记忆只有鲜美二字。接下来,覆盆子,野草莓,桑葚一一登场。上山追逐满山遍野的蝴蝶,寻觅彪悍的天牛,用缠满蜘蛛网的粘网小心翼翼的粘知了,山上留下的是我们的足迹,更多的是我们远去的记忆呀。

如今的我在澳洲生活了七年了,离开家乡更是久远,虽然每年都会回国探亲,但父母亲人也早已在城市里安家落户,回得去的是家,回不去的是故居,回不去的更是儿时的漫漫乡愁。

今晚,愿能梦回心心念的银峰街17号,小伙伴们都等着我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