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济模型:社会经济的方向盘,国家命运的安全胎。
纵观经济发展的历史,经济周期变化一直贯穿始末,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的深入研究,到如今经济全球化高度开放带来世界繁荣,虽然经济发展一路跌宕起伏,但总体趋势是逐渐上升的。代表生产力变革的四次工业革命,都是因科学技术的飞跃式提升,推动了生产效率的高歌猛进,进而也改变着生产关系的冲突和剧烈调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便是依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客观辩证关系而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至小家、中至大家、大至国家都是如此。
作为改革开放出生的一代,我们用最短的生命时间经历了中国经济最快速变化的40年,同时有幸见证和体验了计算机从无到有到普及的整个过程。为什么说有幸呢,一个新生事物最初期的发展反应了这个事物存在的本质和发展下去的理由。我在1993年左右,最早接触的计算机是安装wps软件用于替代原有铅字打字机的,它改变了印刷产业,也诞生了最初一批高科技民营经济的代表——打字复印店,至今大街小巷仍有它的身影。计算机改变了信息处理类相关工作的模式并极大提高了效率,1997年高考结束后去打字复印店的“实习”让我对计算机信息处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互联网技术还没有普及到县城,所以我只学习了打字和排版。电影院边上的游戏厅、父母慷慨解囊给我买的小霸王学习机、打字复印店的正宗奢侈品计算机,构成了我对数字世界的好奇,于是高考志愿全部都填饱了与计算机和信息相关的专业,社会这个学校给了我未来职业的大致方向。
大学里,我的专业是信息学。四年学习都要跟计算机打交道,我是班上的计算机课代表,可以抱着一本计算机原理周末一整天不出宿舍门,研究这个机器的构造原理和运作机制,甚至去图书馆查看专业书籍寻找一个bit的硬件实现电路。好奇心成为了最好的向导,渴望着深入了解平行于客观世界的这个数字世界。1998年的时候,网吧开始大量出现,2元钱1小时的上网冲浪,忍受着56K的猫速,缓缓打开的网页开启了全新的一个世界,各种各样的新鲜内容吸引着青春年少的我们。有了QQ后,上网的频率和时长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偶尔也有通宵上网的经历,陌生人聊天、交网友、见光死这些互联网的青春期出现的大学生新生活方式,就在20岁左右的年纪被我们深度体验着。互联网那个时候对我们,只是what和how,根本不太懂why。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来到了上海复旦大学的一家计算机公司,从事技术服务工作。应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数据库知识还有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我的工作很快上手,第一年跟班,第二年带徒弟,第三年内训师,第四年项目经理。鲁迅当年有弃医从文的故事,我在第五年的时候选择放弃技术改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因为做项目经理后,我感觉到技术不断在革新,但是如果人们的管理理念不创新,技术这颗子弹就像遇到了防弹衣,矛盾和问题频出。至此,大学时候CIO的梦想开始转变。2001年至2006年工作的五年中,我后两年是读经济学硕士课程,在原单位兼职,也曾经考虑过读我们老板的博士,因为它是软工的博导。但社会这所学校告诉我,应该走经济管理方面的发展道路,从生产力的推动者我变成了生产关系的促进者,我来到了浦东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
新的工作我应聘的是营销岗,也就是招商。这个对我完全属于陌生岗位的工作,我从零开始一干就是十二年。讲沙盘、做PPT、带客户、做合同、写策划,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至今难忘成长的点点滴滴。开发区对我而言,一直是一所招商大学的感受,因为从2006年开始至今我从未脱离过招商岗,即便是现在从事创业服务,也还有战略新兴产业的招商任务。十二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领域成为专业人士,耳濡目染,潜心研究,锐意创新,我成为了一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职业招商人。招商工作的真谛是“成人达己”,每一个职业招商经理的业绩都是由其服务的客户经营的业绩来体现的,“人企合一”是这些企业取得优异成绩的核心原因。十二年也算是阅法人无数,亲历一些企业的失败,除了外部环境的因素外,内因都是因为人才团队和企业发展出现了不匹配,导致企业不适应市场变化而关闭。
开发区可以说是一个中观概念上的经济体,全国几千个开发区构成了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透过微观看中观,再通过中观看宏观,国民经济就像一部大客车,大客车的方向盘在国家的手中,教育是抓手,因为教育向产业输送人才,政府管理调控是核心,政府与产业中间需要开发区这样的服务平台来支撑润滑。同时,这个方向盘的结构也是这部大客车的安全胎,教育无力就是轮胎没气,行驶(形势)就会费劲,如果爆胎,那就得停下来补胎。
无论社会经济的方向盘也好,还是国家命运的安全胎也好,我的成长经历和职业阅历都告诉我,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社会教育更是从生产力一端走到生产关系一端的着力点,面向职业的社会教育可以帮助更多的青年快速适应产业对人才的需要,既然迟早要做到“人企合一”,何不现在就开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
备注:大学毕业后的17年里,我在学校的所学都得到了应用,感恩母校的老师对我的教育;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包括研究生学习的学校,我一直认为我就像没有离开过学校,这个阶段接受的是社会教育。希望用简书的形式,把这段并不很长的社会教育经历和感知分享给大家,以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