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雄读《论语》之:仁与不仁
《论语》大致492章,其中“仁”字就出现了96次。说“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并不为过,但是要把握“仁”的含义和内容却十分困难,因为孔子是针对弟子的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的解说。如:
对悟性较高的颜回,只说“克己复礼”;
对仁德较高的仲弓,则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般庄重,治理百姓就如同进行重大的祭祀般严肃认真,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对自视甚高的子贡,则说“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
而对于志向不高的樊迟,则说“爱人。”
对于勇武的子路,则说“为人恭敬、对人宽容、诚信待人、勤敏办事、施惠于人”
对于说话较多、患得患失的司马牛,则要说话谨慎。
……
孔子所指出的,是弟子的缺点和不足,往往落实到很具体的方面,可以具体去做的。若想要从中归纳出一二三条来,确实困难。
先不忙着归纳“仁”的范畴,我们把时间往后推移,看看孔子之后的圣贤如何解说。
孟子有个创造性的认识,即提出了“四端说”,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处。孟子说“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心里必然会产生惊悸同情的的心理,产生这心理,不是心里想要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也不是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更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的。”
犹如现在看记者采访见义勇为者,都会问到“当时你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其实傻傻的,因为那一瞬间,能去见义勇为的,正是因为听从了恻隐之心,毫无其他杂念,自然而然产生的,若是去想自己的力量可能不够、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得,就不会有见义勇为了。而,这恻隐之心,每一个人都有,如看到电视上的悲惨场景,看到他人有困难,他人遇到危险,自己的心里都会“一动”,这“一动”就是我们固有的恻隐之心,就是仁的发端处。而这“仁心”之所以没有推广开来,成就自身的仁德,只是因为自己的“一想”——多虑了。
而程颢对于“仁”的解释更为贴切,他说:“医书上说手足麻木是不仁,这个说法很是有道理。修仁德的人,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没有不是自己的。如果认识了天地万物都是自己的,还有什么做不到?如果不把天地万物当做自己的,自然不和自己相关,就像手足麻木,气血已经不贯通了,就好像不是自己的手脚一样。”
修仁德的人,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如同自己的身体一样,自己固然不会偏重手脚而忽视躯干,自己固然不会有病痛而不去医治,关心他人,就如同关心自己的身体一样,对他人的长处不去羡慕妒忌恨,就像自己拥有这长处一样。做到这些,也就具有了“仁心”。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让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左右了自己的判断,束缚了行动的意志,对于万事万物也就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了,而自己的“恻隐之心”虽在,却被厚厚的个人利益所掩盖,不再关心、帮助他人,心,就冷了。那暖暖的、光明的心越来越远。
回到孔子所说的“仁”,若要归纳,可以用“爱”和“敬”来统一。“爱”,首先从爱亲人开始,才进一步推到爱他人,甚至博爱,但爱亲首先是个前提。“敬”,心存敬爱、敬畏之心,才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有了仁心,敬畏自然,敬爱他人,把万事万物当做自己或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戴,就不会以自己的中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助人,才能乐。
(向雄读《论语》之三十六)
��p8�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