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跳伞时代】20171105
(这是文集《我要上天——法国跳伞A证历程》的一篇,欢迎阅读本文集下的其他文章;另外视频已经传到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6067092/,欢迎前去吐槽)
提行李箱才感到肩膀酸痛,回家洗澡才发现身上好几块淤青,该写作业了才发现自己还停留在飞行的感受中,一遍一遍看视频不能自拔。
也是真心想过会不会把这个当成事业来做,特意问了雅尼大叔,他说当教练或者带Tandem在法国的体系里需要1000跳,美国和中国施行的体系500跳就可以了。有时候想想这样的生活或许也会不错,每天和一群开心的人在一起,无数次自由落体。但是心底最深处还是觉得这只是一些臆想和憧憬罢了。无论从谁的角度,无论选教练还是Tandem,都会更倾向于选择高大威猛的男性,而不是一米六圆圆脸的女娃,至少在半空中可以控制住你,看起来也更有安全感。
何况也一直觉得,难得喜欢的东西,还是不要当成事业了吧。我真的很没有信心如果我有一天成为教练,会不会有足够的耐心应对比我笨,甚至比我聪明只是学习时间比我短的学生,会不会每次Tandem都和“乘客”一起开心兴奋,会不会克服“鄙视链”的影响,把每一次和每个人的相遇都当成一期一会。如果不是,就算每天刷上十几跳,最终也会变成一个人肉跳楼机而已。
我倒是很庆幸自己还能理智地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完全冷静下来回归生活。人总不能靠着危险刺激,靠着肾上腺素过活,可况每一次上天和落体,阈值都会慢慢提高,到时候又去哪里寻找新的刺激呢。与其沉浸在这种刺激和迷失里,不如把它当成一种放松和消遣的方式。每年来大农村里面住一周,放纵地自由落体,然后慢慢感受激情退去,重新开始珍惜生活,努力奋斗吧。
但是不得不说,跳伞的确是个坑,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大的空间去发掘。拿到厚厚的一本记录手册,就像拿到一本白本护照,想一点点盖满出境入境戳,或者更简单地像拿到一本空白的日记本,想一点点写满。何况A证只是开始,拿到了A,就想拿B,拿到了B,还有花样的B1,B2,B3,Bi4,Bi5……一直到D,到教练级别等着你。何况这也是一种上瘾的运动,不知道有没有人跳伞像吸食大麻一样不可自拔。送我回来的大叔十年前跳了300多次,然后开公司入世10年,之后又重拾旧日所好,再一点点打怪升级。只是好在单纯从运动本身来说,是一个费用逐渐降低的过程。PAC课程(6跳)需要1100欧,而Brevet A(15跳)只需要1500欧,之后一次可能只需要30几欧。当然,玩上瘾了之后,设备也会是个坑,你会想要越来越轻的伞,越来越酷炫的服装,摄像机……
所以也只能在这个时候鼓励自己,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锻炼,争取每年都会有机会回来多盖几个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