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这般,让“小胖子”不怕体育课
闲暇之余,和同事们聊天。惊闻有些孩子不喜欢上体育课,让我十分不解。原来问题出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小胖子”多了,于是有些爱面子的孩子便不喜欢跑步,怕别的同学笑话自己,给自己起外号,说自己是“笨鸭子”。我陷入了沉思,在暗笑孩子们幼稚可爱的同时,也进行了反思:体育课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去面对这种问题呢?
1、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消除自卑;
我们班有出了名的“大胖”“二胖”“三胖”,但是他们的乒乓球打得特别棒。于是,我和他们约定,体育课上给同学们露一手,一场球技“拼杀”下来,汗流浃背,博得了同学和老师们的阵阵喝彩。从那以后,“胖胖们”再也不惧上体育课了,反倒对体育课充满了期待。
2、创意悄悄话激发孩子潜能,步步提升。
我们都青睐体质好,体育课上活跃,进步快的孩子,惊叹于他们原来也有如此大的潜能。对于体质较弱,不爱运动的孩子,我更会给他们偷偷写一些有创意的悄悄话以激励他们。
比如班上的学习佼佼者张童同学写了一篇名为《我太胖了,我怕上体育课》的日记,很独特。我看完,灵机一动,给她的评语是:“你才思敏捷,文化课成绩遥遥领先,这是我送给你的第一句话;敢于面对任何难题,这是我送给你的第二句话;最后一句话特别的话语送给特别的你,愿你永葆健康,记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加油哦!我看好你!”这些激励性评语不仅给孩子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让她受到一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暗示。于是,她慢慢消除了对体育课的恐惧,喜欢上了体育课,竟然还成了学校里的运动健将呢!
3、体育课也要“常换常新”,符合孩子们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课也是这样。要抓住每个孩子的心,就要不断创新。比如:通过“小游戏”集中注意力。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活用“小比赛”。小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小组接力跑,男女生接力赛;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用手轻推);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孩子们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同时可以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只要我们用心去贴近孩子,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如此这般,让“小胖子”不再怕上体育课,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