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源老师讲《曾国藩》学习笔记

2018-12-11听曾纪泽传记有感

2018-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漠不飞沙

       听曾纪泽的故事

       今天又回听李源老师讲的传记课,刻意挑出了曾纪泽的故事来再听一遍。曾国藩的故事可以讲专题,他的一生留下多少传奇。曾纪泽的故事就显得单薄简略,或许与他的英年早逝有关,也或许是他父亲的光彩太强掩盖了他的光辉。

        历史的真相总是埋在故纸堆里,等待后人去发掘。曾纪泽的功绩在外交上,李源老师借他的外交功业给我们讲谈判的艺术,但在谈判之外,曾纪泽继承了曾家的家风,他好学,学识广博,他要强,他有韧劲,他也想满腹学识报效君王。

        曾国藩的大半生为国为家可谓鞠躬尽瘁,文可安邦武可定国,虽有波澜但也功成名就,可以说无往不利,但是晚年,为振兴大清朝他发起了洋务运动,师夷以制夷,可满后就会挨打的规则是不会有例外的,与洋大人打交道受尽刁难和屈辱自是不可避免,外交上的无力感让曾国藩一辈子的功业有了缺憾。这个缺,被他的儿子曾纪泽补上了,他可以含笑九泉了。

     曾家父子的故事应了那句老话—虎父无犬子。受父亲的萌德,曾纪泽的仕途是继承来的,他没有继承父亲的科举本领,但是对知识的悟性遗传给了他,他年少时就学贯中西,成为那个时代了解外部世界最多的人之一,为此他还自学了多国的语言。或许是见多了外国文明与发达,或许是为了父亲的未解心愿,他报国的方向选择了外交官,弱国无外交,在当时的清朝做一名混吃等死的纨绔更容易一些,但做外交官,国内国外两头受难忍辱不说,还可能随时被拉出来做替罪羊。

      可曾纪泽志向不改,主动投身与清朝的外交事业,他与他的父亲一样好学勤思,想做外交官,就早早学习国外的文化知识,学科学学语言,对世界认识,对各国的了解,已经超过了他的父亲,他博学多才,熟悉各国的国情,了解各民族的思维习惯,这些都为他的外交工作助力匪浅,在他短暂的外交生涯里,和他打交道的无论是王子首相,还是平民百姓,抛开国家立场,都成了他的朋友,就象他的父亲一样。

       说外交,清朝的外交成果就是斑斑血泪之书,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在这段屈辱的记录里,只有曾纪泽,用他过人的智慧,高超的外交手段,从俄罗斯那里谈出了一份《中俄新约》,是清朝史上唯一一份的弱国对强国的平等条约,是第一次不流血的外交胜利。这份谈判的基础是《里瓦几亚条约》,一份弱国对应强国的条约,不仅要推翻所有承诺,还要虎口夺食把之前承诺的利益拿回来,还不能发生战争。看着这样的条件,大清国的官员们只有臣妾做不到了,曾纪泽没有退缩,接下了这手超级烂牌。今天我们设身处地为曾纪泽设想一下,弱国无外交,可以想到面对的是什么一个环境,平等,公平,尊重之类的基本规则就不要奢望了;上一任的谈判代表已经被斩监候了;据理力争俄国人摆不平,战争开启国家危机,委屈求全会成为卖国贼留下败坏家门不说还性命不保,他的行为就如小人国的勇士在挑战巨人,但他迎难而上,没有退缩,没有避让,与俄国人斗智斗勇,并最终为国争来了利益,与俄国人达成了和约,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就是曾纪泽,曾家的第四代,继承了家风,行事谨甚仔细,做事有耐心,他的谈判风格就如他父亲的结硬寨打呆仗的风格。

       在此之后任英国大使期间,他四处奔走,团结国外的同志这士,通过外交手段和个人影响,向英国政施压给鸦片征税,给进入大清的鸦片征重税,一方面由此抑制鸦片在大清的泛滥,另一方面帮大清增加国库收入,这种火中取粟虎口拔牙的事还真让他办成了,他远在他乡,心怀国家,千方百计为国为民解决问题,清朝用征来的税银购买了军舰增强国防。

       这两件事给黑暗的大清外交事业增添了那么一点宝贵的光亮,这就是曾纪泽,曾国藩的优秀儿子,曾家的接班人,虽然英年早逝,在那个黑暗的大清如流星划过天空,虽然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光彩照人,但他为那个时代留下的亮迹不可埋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