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对读书态度的转变心路
喜欢上读书是大四的一段经历影响了我,在那之前不能说我是喜欢读书的。整个学生时代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被迫读书是为了考大学,而有空闲时几乎就是去玩,根本不会主动去看书,或者说几乎没有,就不要再谈喜欢读书了。
大四那年,我印象是十分的深刻,即使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记得那会上半学期还没多久就没有课了,整天在学校宿舍也没啥事,玩玩游戏上上网,除了睡觉就是偶尔想着找工作事情。
也是受那帮考研家伙们的刺激,我也跑去图书馆瞎溜达,一开始还带着电脑和几本计算机书翻翻,想着好好学习编程(大三时就想好了职业规划)好找工作。慢慢的看完了计算机相关书(也不认真看),就在图书馆里瞎逛,看看小说又看看管理五花八门都看,连美术和音乐的书都看了,连乐谱都看了好几本就觉得有意思。在这个状态下,我在图书馆里泡了4个多月直到下学期,每天和那帮考研人的节奏差不多,8点半左右我就进图书馆,中午出来吃个饭再进去,一直到晚上7点左右回宿舍,有时也早点回去打游戏。
那段时间特别的充实,自己都没有想到美术和音乐的书这么有趣,但是最喜欢的还是文学小说。那段轻松惬意的时光给我埋下了一颗读书的种子。那个时候完全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书,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看多久也随自己,对书中章节不喜欢就跳着看,还养成是看序的习惯,序写的不行直接不看。
时光到如今,我明白一个道理——读书的态度。
如今对于读书是越来越爱,痴迷并且挑剔,每年20本以上的速度进行着。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开一家书店”,最好能和客栈结合在一起开。
如何选择书籍,这些年我总结下来可分为三种。
一、读技能,是以提升自身在生活上的生存能力为目标,追求提升自己生活质量,工具和技能培养教学类是最好。除了爱好外,要有目的学习一些职业直接有益的书籍,能更好胜任这份职业。对于技能,就是要刻意去练习,天赋只是让你掌握的快慢的区别。
二、读眼界,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目标,扩展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方法,人类史和旅行游记类最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不断的扩展自己见识。读眼界,除了职业和喜好外,还要刻意读些圈外的书籍,人文艺术音乐都去读读,不懂也没关系。
三、读思想,是以明悟人生真谛为目标,提升内心的一份沉稳,历史名著类的长篇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一个“形而相上”的追求过程,在入世中有份出世的心境,这一定是缓慢的过程着急不得。经历过历史沉淀的经典,绝对是不二的选择,切莫求快求易读些时下流行的书籍,这些书不能提升你的思维反而让你逐步的放弃思考。
就拿我自己来说,也曾经历过一拿起书就犯困的情况,开始我也以为这是说明自己并不适合读书,但是后来我明白读书本就是件艰苦的事,它是需要慢慢培养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结果的,更不要说什么“天生就喜欢读书”这样的话,那就是在瞎扯。
读书方法上,要坚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态度。
对于读书,就是自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即使是不入流的地摊本。不需要去听任何人的建议,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买与不买,读与不读,一时与一直全凭自己。当你抓住当下自己的内心时,就已经学会了选择,生活中会自然而然的留意有哪些书想看。
读书犯困这件事,我会立马趁着睡意躺下就睡(往往发现这样睡眠质量很高),自然醒后看看时间,如果允许就继续看下去,要是再困了就再睡,记得最高反复出现三次之多。曾经还出现过,拿着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的情况,醒了时已是深夜3点多,连衣服都还没脱,但我始终坚持随着自己的性子。慢慢到后来,拿着书就犯困的情况越来越少,到如今即使在吵闹环境下我都能静下心看书,看书时外界啥也听不到。
最重要的是不要强迫自己的身体去做违反生理的事情。身体说困那就是困了,为啥不去睡呢,就应该立刻睡觉!只可惜我知道这个道理时已是毕业后的一年半,人生如果有机会重来,我只想好好读书并且进入好的大学再好好读书。
还有一点是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管有多少人给你推荐,多少人说它多好多好,请记住读当下你最兴趣的书,哪怕是只读了半天就放弃了,又想去看另外一本,那就坦然的去看另外一本。
我现在有个习惯,只要一出门就会往包里装两本书,还是刻意挑好并计划怎么怎么看。实际结果是,在那个当下别扭的狠不想去看,结果几天后原封又带回来了。我没觉得有啥不好的,不想看就不想看,没什么理由也不需要啥解释,按我自己的节奏来,也有时候连续不间断的看书直到肚子饿才反应过来。
还有另外一个习惯,早些年时候我是好几本书同时读。像一本书读了1/4然后有些心累, 这时候我会换一本读,再有心累了就再换一本,想看第一本了就再回头拿起继续看。所以,早期时我一般两三本书同时读很普遍。现在倒不是这个状态了,如今读书给自己加了条规矩“坚持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这个转变过程是随我自己逐步调整的,不是定了第二天就一定要做到。
抓住自己当下的内心,不违背它,这便就是真人生,也就是真的生活。
往期荐读
推荐关注我的专辑:阅尽书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