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想法散文

那些我曾以为很俗气的,其实也很美丽

2018-06-11  本文已影响2013人  觉宁

参加中老年重庆一日游团有感

图片来自微博,出处见水印

前言

      一年前我曾参加一个即兴演讲比赛,当时的即兴演讲题目是:Comfort Zone(舒适圈)。我的第一反应是,跳出舒适圈!同时心里响起另一个声音:所有参赛选手都会这么想。怎样才能在两分钟内脱颖而出呢?我选择了另辟蹊径,向这个大家都习以为常的说法——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发起反问:为什么非得跳出舒适圈不可呢?呆在圈里舒舒服服、快快乐乐不好吗?人生苦短,何必自寻烦恼、自我折磨呢?在成功吸引观众注意、引发观众思考之后,我抛出自己的观点: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如果我们的心质能够越来越柔软、心胸越来越宽广、心量越来越包容,那么我们就会对越来越多的人和事感到舒服,我们的舒适圈也会由此不断扩大。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是可以一直呆在舒适圈里,享受美好生活的。本来,这个观点表述只是为了推陈出新、吸引眼球,我本人并不是十分赞同,没想到,最近的重庆之旅却让我对这番话有了新的认识。我发现,一些我曾以为很俗的事情,其实也挺美丽。

图为作者参加某次演讲比赛

一、参团旅游一定俗吗?

      在我有经济能力实现自由行之后,我很少报团旅行,一方面是因为参团游品质低体验差受限大,另一方面是我在心里默默给参团游贴上一个“俗气”的标签,觉得报团旅行者都是无趣、懒惰、行动力不强的人。但是,参团游就一定俗气吗?或者说,我真的看到了参团游的全貌吗?事实证明,不尽然也。

      2016年,好友的一次爽约令我意外接触到一种新的参团游模式——稻草人旅行,正是这次愉快的云南之旅改变了我对报团旅行的成见。新模式的报团游只接收38周岁以下的团友、保住不包吃、全程无购物、路线规划小众化,很好地规避了传统跟团游的缺点,结合了自由行的优点,同时免去做攻略的麻烦。听起来很诱人吧?说来还得感谢老友,要不是她放了鸽子,我还没机会认识新事物、更新旧观念呢!

      今年五月,和网红城市重庆的初相见令我兴奋不已,老早就开始旅行规划。由于时间限制,我只有两天完整的时间可以用于观光,于是我选择了同事推荐的途牛周边游产品。乍看一日游简介,妥妥的夕阳红味道,早上六点集合下午六点解散,各主要景点走马观花,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浓烈的中老年气息一度令我萌生退意。好在评论区大量详尽的评价留住了我,既然别人都说好,我也不妨试一试,毕竟,根据联合国对青年的定义,我也是中年妇女的一员了。

      不试不知道,一试上瘾了!对于我这种初来乍到、时间有限且单独出行的旅客,中老年一日游团的性价比简直不要太高!集合时间早则观光时间长,景点大众化则普及重庆初印象,全程无购物、导游不啰嗦、下车自由行,体验棒棒哒。特别是乘坐长江索道,令我尤为庆幸自己跟了团,为什么呢?因为导游有经验,带我们从长江汇方向坐索道至渝中区方向,成功避开高峰人流,愉快地体验了重庆人民过长江上下班的感受。到了渝中区一岸,发现这厢排队极其严重,估计得排三个小时才能坐上五分钟的索道。对比出幸福,我第一次觉得跟着导游走是多么的自豪……

      云南、苏州、重庆的跟团游经历推翻了我对“参团旅行是俗气的”的定论,也使我意识到:即便报团游仍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我们也不能将其缺点视为它的全部,不能因为它存在不足就全盘否定它。要时常提醒自己:我所看到的就是事物的全貌吗?我对人和事的观点、看法、见解是不是偏见、陈见、成见呢?唯有不断地反思和学习,才有可能逐渐减少偏见、陈见、成见所带来的“不适感”,从而使自己的“舒适圈”越来越大。

图为作者摄于重庆洪崖洞景区

二、大爷大妈一定俗吗?

      重庆之旅,我参加了两个一日游团,一个是市内景点观光,一个是大足石印游览。很巧的是,两天都跟两位老人家在同一个团,第二天中午还同桌吃饭。说来惭愧,一开始我看到这两位老爷子时心里是有点轻视的,因为他们走路比较慢,说话不是很流利,声音还比较大,我因此有点反感。当时内心浮起一个念头:这么老就别出来乱走啦,省得给团友和家里人添麻烦……

      后来,因为同桌吃饭有了交流,才发现,这两位老爷子不简单!他们是资深驴友,在来重庆前已经游玩了一个多月,把整个西藏走了一圈再到甘肃,打卡兰州之后再来重庆,在坐上我们的一日游大巴前,他们刚从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火车上下来……这身体、这精力,简直是钢铁侠的节奏!好奇的我继续问他们的职业,原来他们曾经是北京军区的空军,一位当兵三十年,一位当兵二十八年。铁打的身体和精神都是服役期间练就的呀。当了二十八年兵的老爷子不无自豪地对我说:“我退役后就进入民航工作,现在退休一个月有一万多,我们是真正的有钱有闲!”他的老战友骄傲地接着说:“我们出来玩,路线、机票、火车票都是自己在网上定的,我们很自由,不求人!”一番话让我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想到自己当时对他们的轻视,实在是以貌取人,惭愧,惭愧呀!

      佛教认为,人的烦恼源自于五毒:贪嗔痴慢疑。观察自己的心念,我发现我是慢心很重的人,容易看轻别人,不容易看得起别人,即便没有通过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内心升起的这种我慢也会影响我对他人的判断。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没有修炼出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谦虚、真正的随喜。缺乏真正的自信,就总是需要依赖比较而获得心理优越感;缺乏真正的谦虚,就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比别人更优秀;缺乏真正的随喜,则难以为别人的进步和成就发自内心的高兴。而做不到上述三点,受烦恼煎熬的始终是自己。

      感谢有缘相遇的两位老军人,让我明白大爷大妈不一定俗,新闻里那些摔倒讹人、广场舞扰民、强行要求让座的老人不能代表全体大爷大妈,是时候撕掉对大爷大妈的成见标签了。

      在放下对大爷大妈的成见之后,我对坐在身旁一直絮絮叨叨讲个不停的大妈也没那么反感了,看来我的“舒适圈”又再次扩大了呢!

图为作者摄于重庆人民大礼堂

三、外国人一定不俗吗?

      在刚刚过去的五月,我第一次参加了“深圳市民讲外语”英语演讲比赛。今年演讲比赛的主题是《新时代 新深圳》,我在写稿时考虑到这是英语演讲,在我印象中,许多出色的英语演讲都是从自己或身边的小事出发,以小见大、推己及人地展现一个宏观命题,从而引起观众共鸣,达到演讲效果。比如奥巴马的演讲里,就经常提及他的夫人和女儿。于是,我决定从我父母与深圳的缘分入手,讲讲我们一家在深圳逐梦的故事。落笔时,我又考虑到评委里边有外国人,在我看来,外国人应该是比较反感领袖崇拜和歌颂主旋律的,外国人可能更欣赏个人主义,欣赏鲜明幽默的个性。因此我特意加入了一些幽默的因素,并把笔墨花在了讲故事而不是唱颂歌上面。我以为,这样的演讲应该是很符合外国人口味的。

      然而,我并没有得到我想象中的高分。在初赛现场,一位外国女评委的点评令我颇感意外。她说,这次演讲比赛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发挥聪明才智来夸奖深圳。深圳拥有一连串让世界惊叹的数字,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为了使你的演讲更具吸引力,可以适当提一提与深圳发展息息相关的伟人名字如邓小平and习近平……

      听到这里,我才发现之前对外国人的印象是多么幼稚。当我还在担心演讲稿是否过于中国特色时,他们已经逐渐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当我还在猜测他们的审美口味时,他们已然学会用中国人的思维考虑问题。

      这件事告诉我,外国人并不一定排斥领袖崇拜和弘扬主旋律,外国人并不一定不能欣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国人不一定代表着先进和时尚,外国人不一定不俗气。明白这一点,以后再和外国人打交道,就不必过度解读和想象。

图为作者摄于初赛现场

      回到开头提到的“扩大舒适圈”,我的意思不是指越长大越犬儒,越长大越明哲保身,失去年少时的愤怒,对社会的黑暗脱敏,对他人的痛感麻木。不,这些棱角是我不愿被磨去的。我所说的“扩大舒适圈”,是指努力克服由偏见、短见、陈见和成见带来的“不适感”,提高自己对人对事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从而拓宽眼界和心胸,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这是我希望达到的境界。

      下一次,再碰到让我觉得俗气的人和事,我会提醒自己:换个角度看,也许很美丽。

图片来自网络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