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13

2021-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实权_1376

1.人,最容易的,就是变得情绪化,不能理智下来分析问题。

当你较为弱小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会欺负你。甚至在别人眼中,你就是不折不扣的软柿子,不去拿捏一下都对不起你。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要使着性子跟别人硬碰硬,也不必到处埋怨。因为自身没有底气,别人也不会尊重你。而且,人越是埋怨,就越是容易心浮气燥丧失斗志。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找到事情做着,然后做好“骑驴找马”的准备。工作时要是发现单位不错,那就努力的工作,慢慢改变面貌。

总之,人首先要对生活隐忍,保持好积极的心态,才能够默默蓄力,厚积而薄发。


2.为什么有些人一挣不到钱就会感到惶恐迷茫?

因为他们要在大众认可的视野下展开生活。总要在此间抓住一个“救命稻草”,来安放生命的飘摇不定。人们以为他们在为追逐美好而努力,其实,恐惧,才是促使他们向前拼搏的动力,而非真正发自内心的企盼和渴求。

唯有生活上抓住点自认为稳定和长久的东西,他们才感到生命有了立锥之地,至少,最差,也不会沦为随风飘散的蒲公英那般,失魂散魄。他们弱小的灵魂被恐惧支配,只敢向前不敢后退。一旦赚不到钱他们就会感到惶恐。

何况,这个年代,生活压力加剧,瞻前顾后也早已成了常态。每一个人都难于对“现实”反抗,更过不了内心恐惧的那一关。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压着,亲戚朋友看着,男友女友盼着……一个人的生活,却被无数个人压迫。谁敢胆大妄为地选择走向“末日”!谁敢去自寻“死路”!

然而,实际上现实并非那般疮痍满目,也没有那么惨不忍睹的“死路”。只不过他们只知道金钱才是最安全的保障,看不清生命的方向,不能觉察生命的本质和目标在哪里。只能选择被“残酷的生活”裹挟。自嘲着“身不由己”,用稚嫩的心智照见了这般惶恐的物质世界。

明明生活不必如此辛劳,明明可以不去与他人比较而专注自己,明明可以按照基本需求分配生活,明明每个人都可以有更多不同的人生选择,但是却被自己牢牢钉在案板上,成为刀俎鱼肉,动弹不得,一旦挣不到钱,他们就会感到迷茫。这都是大环境和大世界的功劳。教育、社会、世俗等的共同作用下,旧有的生存模式和习惯一代代地铺张,所形成的结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