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送祝福的父亲节
今天是父亲节。妈妈一早在群里发了视频,看见了但没理。临近中午的时候又在群里发了快手上所谓父爱的短视频,我甚至都没有点开。
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我和爸爸变得生疏,也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我有点讨厌他。说起爸爸,我总对别人说我爸很帅,会做饭,脾气好,对我也好,可现在努力回想,他对我好在哪里,为什么现在回想起来的,都是他狠狠地在伤我的心。
我还记得小时候,房东陈奶奶总对我说,没见过这么疼闺女的爸爸。我们家小时候是开饭店的,我妈说每次我不想吃饭,我爸就给我炒肉丝,有啥好吃的,不管多贵,都买给我,所以我才从小就胖。陈奶奶说每次爸爸带我回家,都让我骑在他脖子上,现在我的眼前还能看见那条回家的土路,20多年过去了,那条路依然还是土路。我仿佛看见了一个胖胖的小女孩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爸爸穿着半袖,把下摆扎在裤子里,一步一步地带我回家,我看见了,可是现在越来越怀疑,那是曾经再现,还是我的虚幻。
我一直都说我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不仅是因为我没看过啥动画片,没看过动漫,也因为我真的不记得。关于爸爸,我能想起最久远的事就是小学的时候。那时我还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泼妇”,如果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忍让,我会直接爆发出来。可是那时候,家里人只觉得我不听话,从来不问我为什么这样,即使问了他们也不理解。
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三件事。小时候和邻居的妹妹、姐姐一起上下学,刚出校门,她说她书包的拉链坏了,我在帮她看是什么原因,被过路的姐姐的同学看到了,然后她去和姐姐说是我弄坏了妹妹的拉链,姐姐不知道是不是信了,应该是调侃了我几句,我在解释,然而没有人听,于是骂了那个姐姐的同学,最后我们打起来了。回家之后,我没敢直接去爸妈那边,去了爷爷奶奶的房间,自己坐在爷爷的那把大椅子上哭。我没有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敢回家。爸爸后来过来了,我不记得他说了什么,就记得那张冷脸,没问原因,也没有安慰。第二件事是学校组织订书,在农村,父母根本不知道那些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当时只看名字,我决定订一本高尔基的《童年》,可是爸爸非要我买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还说不订这本那就别订了。也许我被别人灌输了爸爸很爱我的观点,当时的我应该是震惊不解,我的爸爸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武断,这么不讲理。
第三件事是我长大了,慢慢回想以前才觉得不对的事情。我是我们村第一个花钱去私立初中读书的人。我爸一直说即便当时被村里人说傻,他还是花钱让我去了。我好像也一直默认为是我爸妈开明,让我出去上学,才让我考上了大学。毕竟我们那里的高中一年能考上一个一本就已经是烧了高香。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段记忆仿佛复活了。我小学的三个好朋友,他们都是我们那个地方的“知识分子”家庭。一个爸妈是医生和老师,一个家里开厂子,一个家里开书店。他们当时要一起去考私立学校,问我去不去。说实话,我想去。六年级开学的第一天,我去厕所,高年级的学姐拿着刀子不让我们进,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就和爸妈说了,他们不置可否,只是让我别惹他们。从那时起,我就想逃离这个学校,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想抓住,可是我知道,这不是我努力就能抓住的。他们和我说了不让我去考,我没有抗争,默默地趴在炕上哭了。我逃不开这里了,还将失去朋友。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我姐来了,她说考着试试呗,又不一定能考上。是呀,又不一定能考上,所以我在最后一天报了名。后来成绩出来,我是农村地区的第二名。直到现在,我都感谢我姐,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逃离那里。
初中之后,两周回一次家,我的记忆里慢慢地没了爸妈的记忆。也许是距离产生美,也许是我一直争气成绩很好,我觉得在外上学的那几年我过得很好,遇到了陪伴至今的朋友,他们给了我青春期的理解和安慰。也许因为有了朋友,我不再期待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取什么,他们不会理解我,也不想理解我,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渐渐地,我的人生中朋友好像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我们一起成长,他们给了我爸妈给不了的理解的支持。
长大后唯一一次向爸爸,是大学毕业,工作非常不顺心,想要辞职考研。我发了个微信给他,如果我辞职去考研怎么样,他说不管我做什么决定他都支持。最后,我辞职了,但是没回家,没跟他们要钱,甚至也没和他们说,我已经没有勇气去完全地依赖他们。
我和爸爸的感情,说好不好,说坏不坏,也许就是父亲和孩子之间最普通的那种“冷漠”。可是从今年开始,爸爸好像突然变了,说一些伤人的话,以至于,从冷漠变成了讨厌。
年初因为疫情,公司强制不让回家过年。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非常难过,这是自己20多年来第一次要在外过年。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感觉我的情绪有点失控,忍不住哭了。可是手机那边的爸爸非常淡定,依然没有安慰,甚至对旁边的姑姑说:她本来也不想家。后来的一次,因为我一直不找男朋友,我爸对我说,你一直不结婚,村里人都觉得你有问题。再不结婚,就每月往家里汇1000,等你有男朋友了就不用汇了。我不知道爸爸是出于什么想法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一刻心就凉了。从今年开始,提起家我不再有期待,有时候甚至在换乘地铁的路上想起爸妈我会红了眼眶。家对我来说,仿佛成了负担,我仿佛没有家了。
08年第一次住校的时候,同学都排队在电话亭边打电话,只有我心如止水。因为我真的不想家,那是我一直想逃离的地方。选大学的时候,我坚决不在本省读书,我要走的远远的。因为这个家,这个村,甚至这个省没有给我温暖和理解,如果说我对这里有什么留念那就是初中时候遇到了两个至今可以联系的朋友,高二的时候遇到了性格不同在一起确很欢乐的舍友。我一直都对朋友说,也许比起家人,朋友在我心里的分量更重。
和朋友在一起,我可以肆无忌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和家人在一起,我要时刻考虑他们的心情。我一直觉得,我的父母不适合有孩子,他们的感情很好,人也很好,可是对孩子,除了给做好吃的饭菜没有别的表达。爸妈总说我在家不说话,其实我曾经说过,想要介绍我的朋友,想要和他们分享开心和快乐的事,可是我爸对我说过:不要总说不好的事情给我妈听。我也曾试着说过我心太累了,所以出去玩,不知道他们听见了没有,反正他们没有在乎。也许,电视里、书里把母爱、父爱塑造的太好了,以至于我也想得到他们无条件的理解和支持。现实是他们可以用“我们也不懂”搪塞过所有的倾诉。
已经下午四点了,我还是没回他们的微信。他们可能都不知道我还在为上一次视频的事情生气和伤心,只会觉得我不懂事,甚至他们自己也在伤心。也许我们一家都是自私的人,我想从父母那获得无条件的爱,他们也想有一个无论何时都不用他们操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