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包不好粽子的你,长大了就美美地插个花吧

2018-06-19  本文已影响10人  89df0fb0496c

还记得小时候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么?

记得小时候,每年到端午节的前两天奶奶就准备好一切,买来粽子叶、糯米和大枣。然后挑一个不太晒的下午,在院子里的柿子树下,支一张小木桌,开始包粽子。每当这时爷爷会为我们点上艾草熏蚊子,我也会像模像样的拿起叶子学奶奶包,却总会包的到处漏米,从没成功过。

又是一年端午,你是不是该亲手送给家人一份礼物了。祝她们端午安康,幸福快乐。

此次中赫时尚花艺设计教学总监曹江老师亲自示范,带来中国传统插花花艺作品。大家可以在家根据下边的详细步骤,完成这个作品。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经过了汉代的初始期、南北朝的发展阶段、隋唐的兴盛期、宋代的极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后期的衰落期等各个阶段发展至今。

中国传统插花的显著特点是多使用线条类花材,选材时重视花枝的美妙姿态和精神风韵,喜用素雅高洁的花材,却并不像西方插花那样讲究花朵一定要丰满、硕大、色彩鲜艳。造型时讲究线条飘逸自然,构图多为不对称均衡,利用不多的花枝,通过宾主、虚实、刚柔、疏密的对比与配合,轻描淡写,清雅绝俗,以体现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谐美,悉心追求诗情画意

所用花材:百日菊、大丽花、枫叶、天人菊、谷子、连翘

此次作品的主花材是菊科,它象征着吉祥、长寿。自古以来菊花就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它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不与群芳争艳。它恬淡自处、高风亮节、淡泊清华、自强不息。

屈原最早不仅以菊入诗,用诗的言语写菊花可以食用,还以菊花寄托理想。他在《楚辞》咏道:“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与朝中奸侫同流合污的节操。

所以在端午节选用菊花是最应景不过的了。

插花前大家应该了解中国传统插花都分为什么形式,什么花器,以及一些比例尺度,构图法则,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和构思。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水平和下垂四种不同的插花形式,各得自然之妙趣。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六大类传统花器分为:瓶、盘、碗、缸、桶、篮。主要流程为构思、构图、花材与容器的选择、花材修剪、固定、调整、陈设、赏析。其间包涵丰富的文化内涵、系统的插花理论、精湛的插花技艺与独特的赏花方式。

此次曹老师选择了瓶类的花器。

第一步曹老师裁剪了一段枝子,加在瓶口,用于固定花材,这种方法叫“做撒”。不管我们插什么花,都需要掌握花材固定的方法,这样插花时便会更加轻松。

随后依次插入被称为“主、客、使”的三根主枝,用来确定最终插花作品的主体造型结构。

三根主枝之间存在着很有讲究的比例关系:主枝长度是花器高度的一点五或两倍,客枝长度取主枝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使枝长度是客枝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不仅枝条遵循这个比例,随后放置的花材也要遵循这个比例。

中国传统插花在花材的使用上基本都用基数,可谓“一枝见波折,两枝分长短,三枝分疏密”。

构图法则遵循三远法:平远、深远、高远。平远是指前中后,深远是指左中右,高远是指上中下,这样才会使整个作品有立体感和透视感,俯仰呼应。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作品的前中后、左中右、上中下都遵循了以虚为美、上疏下密,以及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的形式美原则。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3000多年的发展中,见证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历代风土民情的变迁,具有极高的史学与民俗研究价值。

它受儒、释、道以及诗、书、绘画、文学等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滋养,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和发展,让中国插花艺术之美传播于世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