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死亡的看法
2023-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Betty_L_Vivian
昨天是老外人过的万圣节,不像咱们中国的清明节,万圣节气氛比较欢快,而清明节气氛比较凝重,是唯一不能说“快乐”的节日。
万圣节这一天,小孩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向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而同时传说这一晚,各种鬼怪也会装扮成小孩混入群众之中一起庆祝万圣节的来临,而人类为了让鬼怪更融洽,才装扮成各种鬼怪。
死亡对中国人而言是忌讳的事情,不能轻易说出口,尤其是在春节。
我们说“死”必须说得很含蓄,用别的词代替,比如先逝、逝去,或者说是去了天堂。
老人们也大都不愿听到有关“死亡”的词眼。如果在不适当的时候听到这个词,心中害怕,难免会斥责说话者,哪怕是自己的亲人。
最近看了一本《生命的礼物》,作者欧文·亚隆,在这本书中阐述了存在主义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如果我们的生命没有死亡的参与,没有一个死亡的界限在那儿等着我们的话,我们这一生当中的所作所为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我们的爱,我们的追求、理想、财富和事业,全部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死亡才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份礼物。
其实,有生有死,本就是一个轮回。有了死,生才会变得更有意义,才会让人十分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我记得有一个民族,他们很认真地对待死:如果一个老人快要死了,会提早几天发布消息,让远在天边的人赶紧回来,也会大张旗鼓地把床搬到厅堂,叫来乡里乡亲,过来见证这一时刻。
毫无避讳地死法,让我感慨万千,或许这才是对死亡最好的态度吧。
“可以肯定的是,我的最后一次心跳将铭刻在我作品的最后一页,死亡将只能带走一个死人而已。”这是《说吧,记忆》中流传千古的卷首语。
有个理念萦绕我心——你活得越充实,便死得越坦然。
是啊,活够了,就该离开。所以,充实地活,才是对死亡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