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模式的背后,都是爱
原来,他们都爱我,而且非常爱我,这是个多么惊人的发现!
今天纠正了一个错误的认知。
小时候,父母让我单独看妹妹,我俩差七岁,那时候她一两岁吧,我八九岁,她不小心磕伤头部了,额头留下了永久性的疤痕,父母怨我没看好妹妹,我现在想来心里也很受伤,受委屈,明明我那时也不过是个孩子,怎么能赖我呢?明明他们才是监护人,看护妹妹不是我的责任,他们不埋怨自己,反而来埋怨我,他们才是不负责任,渎职。这是我现在的想法,但那时候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我也骂自己,为什么没把妹妹看好?都是我的责任。我把不是我的责任揽到自己头上,同时,压抑了自己的委屈情绪,一直到今天才释放出来这部分未完成的情绪。我痛苦了一场。
这种思维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我生活中的大多时刻,为什么?因为讨好模式。
讨好模式,是我最重要的模式。
今天我没有评判自己的错误,反而试着去理解当时的自己。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需要经常下地干农活,陪伴我的时间本来就少,七岁那年妹妹出生,他们谁也没提前告诉我,我以为妹妹的到来,是来跟我分走爸妈一半的爱,总是让我让着她,看着她,我恨我妹妹,因为我不能再独享爸妈的爱了,所以那次,如果我不承担爸妈的责备,他们就更不会爱我了。为了爱,我宁愿委屈,压抑自己的情绪,当年那个卑微的自己,内心一直在呐喊,爸妈再多爱我一些。
跳出来以第三者的视角看待这件事:一个女孩讨好父母,揽过不是她的责任,为了求取父母的爱,这是否正确?
答案当然是不正确。
向外求取爱,是错的,为何?
换位思考:我自己经常有很多情绪,当孩子需要我肯定的时候,如果情绪不好,我当时一定说不出好听的话,给不出来爱,现在我经过育儿学习和心理学学习,遇事会冷静一些,也不一定能时刻保证做到,情绪稳定,不说错话,何况是我那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了?
情绪到了这里,还是化解不了内心的伤痛,我实在黔驴技穷,就问我儿子,讨好能不能换得父母的爱?
我儿子说,讨好,有个前提,是因为父母真的不爱孩子或者父母假的不爱自己,就是孩子以为父母不爱她。
这句话对我来说醍醐灌顶,是啊,我的父母不是真的不爱我,而是他们从未表达过,羞于表达,而在我自己的意识里,认为他们从未爱过我,事实是恰恰相反的,他们把他们能给我最好的都给了我,我一直误解了他们。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已是最大的幸福,我不知道他们小时候经历过什么,他们自身也有很多限制,能给我的已是他们自己全部的爱,我未来需要做的是,带着他们的爱,继续探索我自己,觉察即自由,觉察即改变。今天我终于开始理解自己,也开始理解他们了。
原生家庭的痛,是可以改变的,答案就在我们自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