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与教育

【笔记】给孩子温暖与无条件的爱,而不是以爱为名的绑架

2022-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我和小妮子的日常

父母爱子女是人类最美好的天性,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而且还需要很认真地学习,因为我们需要找出孩子能接收或愿意接收的爱的信号。

哪些爱的表现会让孩子感到窒息。

第一,以爱之名,行占有之实。

比如孩子在讲电话,父母却赖在房间里似收拾东西,实则另有想法。孩子急了,说:“妈妈你可不可以先别弄了,我在跟同学说话。”妈妈却理直气壮地说:“跟同学说话有什么是妈妈不能听的,再说妈妈也没有干扰你呀!”

父母不但没有检讨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反而把亲子间所有的不愉快都归咎于“这个孩子越来越叛逆了”。

所以,很多被父母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孩子,只有选择逃亡,逃到自己的小小心灵城堡里,才获得暂时的喘息。

第二,以爱之名,行要挟之实。

如:一位妈妈,每天晚上给刚考上重点高中的女儿打洗脚水,还亲自送到女儿面前,让女儿一边学习,一边在书桌底下泡脚。
这位妈妈身材娇小,每天晚上收拾完厨房后,还要端着装满水的泡脚盆来回跑两趟,很辛苦。
渐渐长大的女儿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恳请妈妈别再这么做,可是妈妈的回答永远都是:“只要你考上好大学,妈妈做的这一切就都值了。”
有一天,女儿模拟考发挥得不理想,心里已经特别难过,又看见妈妈披散着头发端着一盆热水进来放在她的脚下,她不知道哪里来的怒气,一脚就踢翻了那盆洗脚水。
被向来乖巧听话的女儿的举动惊到了的妈妈,抹着眼泪蹲在地上擦地,女儿也羞愧地号啕大哭。

第三,以爱之名,行霸道之实。

经常听见妈妈们啜泣着对孩子说:“妈妈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啊!”

什么时候父母们可以不再说“都是为了你”,而是说“那么,你喜欢什么”呢?

我们当然不可能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但我们可以弯下腰来,在做决定之前,花一点儿时间、一点儿耐心、一点儿尊重,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在我们划定的、合理而安全的界限之内,做出自己的决定。

第四,以爱之名,行恐吓之实。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种对人不对事的恐吓,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是随时可以收回的,所以他会很没有安全感,会变得很黏人、爱哭、爱发脾气。

因为小小的他除了发脾气和大哭,还不明白如何清晰地表达:“妈妈,我很害怕,请你不要把我丢掉。”

所以下次请试着说:“妈妈特别爱你,但是妈妈不喜欢你做的这件事。”

当我们在盛怒之下,很难这么咬文嚼字地说话,但是我们是成年人,本来就应该比孩子有更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面对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我们不能全盘按照书本上所教导的方式去养育,也不能自以为是地依照自己的想象和方法,给予孩子所谓的爱和关怀。

父母的爱,既能载舟,也能覆舟,而其中的分界点就在于给予和表达的方式是否适当,以及是否能让孩子明确地感受和接收到

我们怎么才能学会给予孩子适当的爱呢?

第一,“爱”是用对话了解彼此,而不是想当然的行动。

根据不同的、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有些孩子喜欢父母用拥抱来表达他们的爱,有些孩子却很排斥过多的拥抱,和“肉麻兮兮的甜言蜜语”。

如果我们希望表达的爱能让孩子接收到,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孩子内心小雷达接收的带宽和频率是什么,要不然我们一番苦心,孩子却好像不知所云。

第二,“爱”是给他一双能飞翔的翅膀,而不是帮他去飞。

父母当然可以尽一切努力,为孩子提供足够坚实的树枝,至于他们展翅飞翔的方向和时请怀着欣喜和信任的心,祝福他们。

第三,“爱”是积极的动力,而不是消极的阻碍。

在商场、游乐园、街心公园里,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孩子爬上栏杆,妈妈大喊“快下来,别磕着了”;孩子研究地上的小草,妈妈大喊“站起来,脏”。

只因为我们太爱孩子,太害怕孩子受伤害,所以我们用爱限制了孩子可能的发展,同时也用爱阻碍了需要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探索。

对孩子来说,我们逐渐地放长、放松那条绑在他身上怕他走丢了的牵引绳,就是我们对他的思考力、判断力、成熟度有信心的一种表现。

第四,“爱”是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富足,缺一不可。

由于进入好大学的大门越来越紧,找到好工作的门槛越来越高,面对孩子将来势必会面临的严酷竞争,父母们脑子里满满都是“如何提升孩子竞争力”,因此就渐渐忽略了作为父母的另一项辅助作用,温暖和无条件的爱与包容。

物质上的爱,是容易的,而精神上的爱,则是费心费力的。

我们为孩子舍得花钱,哪怕砸锅卖铁也心甘情愿。但是,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仅仅只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其实也有一部分是为了安慰我们自己。我是个好父亲、好母亲。

孩子需要物质上合理的富足,但是,孩子也需要我们用心地付出,也就是不管时间多寡,在那个当下,我们都能完全投人地陪伴孩子,并且完全保持专注,以及无论如何都能提供给孩子安全、温暖和无条件的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