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金刚川,一座不毁之桥。】

2020-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燕裁衣

影评【金刚川,一座不毁之桥】文/燕裁衣

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影片《金刚川》已经上映,电影以“桥”为叙点,看完后引人遐想。

近期看到电影《金刚川》的预告片,一些战争场景映入眼帘,看了这部主旋律电影作品在院线上映的时间,及网上的影评属于冰火两重天,昨日下午一解心中的故事,去影院一睹为快。

前些时日电影导演管虎执导的《八佰》,上映之前随着国庆长假来临,得到了国人一致的好评如潮,讴歌了抗日英雄誓死保卫四行仓库顽强斗志,这其中可圈可点感人至深的场景比比皆是。

同样执导电影《金刚川》给予了我们重温抗美援朝战争那些年代回忆,历史上的战争场景取自于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因南韩李承晚单方面违反战俘遣返协定而发起的战役,同样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

为了准备这次战役,志愿军部署了共6个军兵力,武器装备有82毫米迫击炮以上火力1483门,其中山炮、野炮、榴弹炮约400门。

兵力对比,志愿军以3:1占优势,火炮对比,志愿军以1.7:1占优势。

电影背景取材于抗美援朝金城战役前夕,志愿军包括第20兵团和第16军等主力部队。电影故事梗概围绕着工兵连修建渡江的木质浮桥展开。

提前解读还原历史的一面,志愿军真实修建的是一座承重桥,主要战略目的是为了实现弹药补给保障运输和车辆载具通行,所以从历史角度出发,这座桥真实的建立,是需要更加坚固和稳妥。

美军侦察机不断骚扰和轰炸过程中,桥梁也因此被炸断过,志愿军也在不断抢修过,只是这座桥是一座承重桥,结尾部分令观众颇为震惊的场面,是战士们靠着血肉之躯去搭建的人梯,只是这样的场景有无形夸大事实的成分。

美军在桥周围共投下近千枚炸弹和2500余发炮弹,但是其中的精准性和威力相差甚远,大部分落在了周边的山野树林之中,电影里有一部分是靠人梯搭建的浮桥有辱志愿军的工程技术和聪明才智。

从影片整体结构来看,这部电影有着和以往不同的故事风格,整体分成志愿军和美军两个阵营视角去看待。借助诺兰导演的电影《敦克尔顿》中的叙事结构,利用战斗双方在时间和空间里营造一种陆空立体的视觉效果。

第一篇是通过志愿军部队的顽强作战进行保卫这座桥正面来叙述剧情。

众多一线男星云集,其中邓超扮演的高连长和吴京张译属高炮防空组演对手戏的角色,通过与美军侦察机不断对抗,一些诙谐有趣的对白的背后,藏着战友之间那份割颈互交的战友情谊。

我们最可爱的人,并非一介莽夫,其实赴朝作战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为了最终的胜利舍身取义,电影里是需要讴歌战士的大无畏勇于奋战敢于牺牲的精神,但这里绝非是一种无知无识的冒险精神。

开场一幕潜行隐蔽行军的过程中,可见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组织度和机动性强大,在战术水平方面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能动性,这完全体现出我志愿军是一支训练有素作战部队。

为了避开敌人的侦查,志愿军采取了在上游伐树,然后利用河流将木材运至架桥处,这样就很好地躲避了敌机的轰炸和侦查。同时,在上游伐树,也让敌人造成了一定的误判。

尽管金刚川大桥只是一座战时大桥,但只要桥基没被破坏,即便是炸断了几米,修起来其实用不了太多时间。当时金刚川大桥修建的时候,真正麻烦的是洪水,这才是志愿军修桥的最大障碍。

观者所见到的场景可以通过影像画面清晰展现这是电影的一种叙事手法,但在历史意义上的战史绝非电影里展现出这类悲壮可泣的故事。

第二幕借用美军飞行员的口吻还原,从美军侦察机不断侵袭骚扰的过程中,与保卫这座桥的志愿军的两门防空炮进行生死悬殊的较量。

其实在美军老兵回忆录当中,并未害怕过志愿军没有制空权的悬殊差距,以及在轰炸中那些悲壮不屈的的精神,更不会因为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的牺牲所手软。

真正能让美军感到害怕志愿军强大的缘故是,长奔夜袭迂回穿插的战术,美军害怕的是夜间当自家阵地附近信号弹亮起,冲锋号响起的时候,志愿军依靠人海战术近距离作战,这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令美军尸横遍野心惊胆战。

美军飞行员利用空中优势对这座桥几度轰炸,致使不敢轻易相信,这座桥依然屹立不倒,在任务完成后再次折返回来,和志愿军防空高炮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激烈的搏斗。

第三幕是以志愿军高炮防空组官兵来描述当时战斗的惨烈场面。

充满西部牛仔情怀的美军飞行员妄想消灭我志愿军防空力量,给B26轰炸机创造低空轰炸的战机,两股力量以命相搏的战斗中,吴京刻画的降职关班长性格淋漓尽致,嬉笑怒骂的背后是那股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以至于在他牺牲后的场景令人敬佩不已,一块用弹壳刻着英雄名字的墓碑,英魂留在异国他乡的青山中。

张译饰演的高炮兵排长张飞这一角色,我个人理解是整部电影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开始对上级任命和对老连长关磊降职处分有着自我矛盾的意识。

张译饰演的高炮排长的角色,通过电影人物细节,以及悲壮牺牲的角色,通过几番和上级吴京之间的内心深处的纠缠,斗志逐渐由弱到强的演绎过程。

战斗围绕着与美军侦察机的勇斗,和战士们血肉横飞来达到视觉上的冲击力,直到最后张译拖着残躯断臂,哼唱着京剧长坂坡桥段,一人孤军奋战打下美军侦察机,最后壮烈牺牲激发起观众的悲壮之情。

这里面《八佰》中京戏桥段里赵云孤胆救主和张飞长坂坡力挽狂澜形成了遥相呼应。我们民族需要这样的英雄人物,趋利避害是人性,舍身取义更是一种精神。

第四幕,桥。

影片描述了是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主力部队渡江的一幕,通过前面不同视角的组成部分,通过美军侦察机飞行员的视角,和桥下搭建人梯形成鲜明对比,电影从侧面和正面的表现出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气概。

我们国家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种悲壮和不屈不饶的精神,如今还有多少黄继光和邱少云式的英雄使我们铭记。

观影不仅是通过导演蒙太奇的手法展现给观众,我们更需要深思的是一种信仰,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较量,这种多时空多线叙事的电影结构,重复在一个场景来烘托氛围,剧情发展就有了一些差强人意。

最后片尾《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