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加油站
人都有走累的时候,有学不动的时候,有疲倦的时候,这时候,就想好好休息一下,攒足精神,继续走,继续学,继续干。
可是,如果生活只是复制,只是单调,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那么有再多的时间休息,也只是觉得,有一种休息,只是在不断的为了要去重复累而去休息。
有一天,我和儿子聊天,我说:“儿子,真希望你考大学的时候能考到一个一线城市,发达城市,这样的城市会给到你除了学校知识以外的很广的视野,不论是先进的技术还是背后的心酸,都会带给你思考。”
儿子说:“我觉得学校的专业实力很重要,我希望我想学的这个专业是所有大学中最好的。”
我赞同!我觉得专业实力过硬,也与学校的重视、师资的优秀,制度的激励等很多因素有关,在这样的环境中遇见志同道合的几率会比较高吧。
我之所以给孩子这样说,是因为我自己在学习形象的道路上所遇到的一点困惑。
我生活的地方是一座偏远的小城,城市很安静,也很干净,大多数人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上着每天八小时的坐班,看上去一切都那么有秩序。
这种有序,在我看来显得有些守旧,人们的思维好像被固化。我总觉得自己很单薄,缺乏一种力量,就形象的认识这一块,我还没能做到有说服力的影响,比较吃力,不过我不会放弃。我对孩子说:“儿子,就妈妈自己的兴趣来说,我感觉,一线发达城市因需求较多的缘故,会不断地遇见志同道合的人,相互之间会给到彼此的动力。可咱这里,遇见的机会少很多。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输出开始显得无力的时候,好希望有人能指点一下继续前行。”。
儿子说:“妈,这样的时候你就选择出去充电呗。”。
谢谢儿子的支持。
今年来上海充电,发现,充的不是电,是鸡血。
Lucy老师从美国请来了各大时装周的座上宾,六十六岁的撒博瑞·所罗门女士,她因对服饰搭配的独到理解成为人们追崇的对象。
六十六岁的撒博瑞最打动人心的一句话是:“我看起来不需要年轻,我看起来需要好极了。”。当亲眼目睹她的风采,看着她在讲台上给我们展示她的奇妙变装,我有一种被电到心脏的感觉。
撒博瑞的每一件单品都是好品质的,每一件单品就是一件艺术品,她有一条裤子竟然是一九八五年淘的,因为品质好,至今仍在与许多其它的单品搭配,风采奕奕。她有一套搭配,因为缺一件合适的单品,花费了三十年才淘到满意的配饰,完成了一套完整而艺术的搭配。她的衣橱里,没有一件穿了几年就要淘汰的衣服和配饰。断舍离体现在她身上的,是买还是不买的那一刻,而不是买回来后的断、舍、离。
在讲台上,每一次她如艺术品般的搭配出完整的无懈可击的着装时,我们都会激动的鼓掌叫好,她就会非常的开心,露出孩子一般的纯真的笑脸,那个笑容,是我久违的不含一点杂质的阳光一样的明媚,感动地我想流泪。
撒博瑞从小至今,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服饰搭配的事,从没有过一丝的动摇,她家就是个衣饰艺术博物馆,她能把淘来的男士睡衣改一改穿在身上加上一些配饰,成为让人尖叫的艺术品。
她这大半生就一直沉浸在这样的自我陶醉和喜悦中,她说:我每一次的着装艺术展示给你们带来的快乐,会让我更快乐。
撒博瑞快乐的如此单纯,我感动地走到她身边紧紧的拥抱了她。
做成一件事真的很难吗?我不这样认为,难的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喜悦。这样的一点点感悟,不是知识带给我的,而是一个单纯的品质给我的影响。
很多时候,人们羡慕的并不是他人的财富,而是他人在做着他们想做的事。更多的时候,人们得意的,也不是个人拥有了多少的财富,而是把自己想做的事一直快乐的做着,而且做成了。
充电很重要,因为不能没有鸡血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