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工作特质与带给协作工具设计的启示(上)
本文源起自airbnb团队来访teambition的一次产品分享,阐述我们如何做产品,以及后续的开发思路,本文将当时准备的英语ppt进行中文化并且扩展解释,分为三个部分。
如果用硬件评测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大脑并非完美和全能。我们的大脑有其精妙与强悍之处——即使不计较功耗,在模式识别(特别是涉及到人脸等存在)、归纳推理等领域也轻松领先目前的顶尖人工智能系统若干数量级。但凡是涉及精确的文本、画面的记忆记录、数字运算等方面,我们的脑力就会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比如,如果不使用拆分技巧,我们很难迅速准确记住7位以上的数字……
了解清楚我们大脑的能力结构和特质会很有帮助。除了用于聊天听起来很酷以外,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工具和工作的方法。正是因为对大脑特质的理解,我们开始应用思维导图,事项清单等工具,以求更高效、同时更少焦虑地工作(后面文章会重点讨论工具)。
我在这里想讨论三个我认为与协作工具的设计最相关的大脑工作特质,这些特质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工作形态,以及我们如何可以更好地顺应这一规律,制作出更趁手,更高效率、更少焦虑的工具。
大脑特质1: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是我看到37signals团队和Joel Spolsky一直不断提到的,也被广泛地视为效率杀手的一个存在。简单来说,就是,开展工作之前,在头脑中记录和熟悉所有信息,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注意力的,如果因为被打断,突然切换任务的话,不仅新任务相关的信息需要被了解、熟悉,切回老任务时,同样的步骤还要被进行一遍。重返效率高峰的过程和睡眠一样,需要渐进,过渡过程中会有可观的效率下降,相比于连续专注工作,频繁在任务之间切换就会造成很多效率的损失。程序员界流行类似的笑话,熟悉了变量、理解了算法、调试好了环境,正准备大干一场,突然被叫去开了个会……
大脑特质2:想法的维护成本
想法的维护成本,是从我自己的观察和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意思是说,一旦我构思完成整个创意,有了想法之后,为了高保真全细节地记住这个创意,其实是要花费很大的努力的。之前有个RPG游戏(地狱之门?),召唤师召唤出一个小跟班,魔法值上限立即减少1/3,就是这种感觉。
很多人应该都有上讲台之前打腹稿的经历,来回的焦灼踱步多半也并不是为了想到更多的主意,只是在训练自己不要忘记已经想到的那些。 这个成本如此之高,以至于为了保险起见,许多人会宁可事无巨细诉诸文字记录,比如索性将演讲稿逐字写出。
前两大特质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关系,就是,转换成本的存在,让人深恶痛觉各种会议和打断,而想法的维护成本,又推动人们在有主意的情况下,即使知悉打断成本,权衡之下,也要趁着想法新鲜,把别人拉过来获得反馈。
大脑特质3:洞中微光
洞中微光是指,正如前文我们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大脑虽然可以记下非常繁复的信息,并且根据线索相当广泛地进行联想,但是每一刻,我们能够处理清楚的想法的规模是十分有限的(比如记录数字的话,最多只能7位),就好象在漆黑的山洞里面举着火把前进,每次被照亮的只有很小一片范围。为了尽可能减小这个特质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方法,比如思维导图、事项清单(checklist)。这些工具提供的帮助,本质上是抽象化和模块化。
我先来解释一下抽象化,这个词通常让人有一种头痛欲裂的复杂感,但其实它的实际含义很简单。比如,我和你说到《变形金刚4》票房很好,然后问你,你怎么看这种现象。这里用“这种现象”所指代的“《变形金刚4》票房很好”,就是一个抽象。
模块化就更好理解了,我今天讲三个点,每个点前有导入后有总结,完成后再往后走。
抽象化和模块化往往结合使用,本质目标就是让你同一个时间只处理一小块事情,然后再积累起来,达成处理完了全局的效果。以项目管理的流程中的工作包分解(WBS)举例,比如先是解决更全局的问题,决定要成事要完成哪些模块,再是各个小模块更细节的内容的列绝,最后是确定执行人、各种时间和资源的协调。分模块叠加,每个内容都会得到充足的关注和斟酌,但这些事项同一个时间一起想,则很容易流于零碎和肤浅。
本文的下篇在此:大脑的工作特质与带给协作工具设计的启示(中)
关注我的公众号:
荒野雄心 (huangyexiongxin)
来源于实践的非鸡汤创业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