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断舍离”
“断舍离”的概念最初来自印度哲学,却因日本的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的同名书而令很多人知晓。山下英子也当时也因此书而在日本爆红,随后出版了多本有关“断舍离”的书。
我记不得第一次知道“断舍离”是在什么时候,是看了公众号里的文章,还是在某本书里提及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书,记忆已经模糊。自从知道了“断舍离”,断断续续地从图书馆借了有关“断舍离”的书看,如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家事断舍离》、《舍.做减法的勇气》等,还有其他人写的与“断舍离”相近概念的书,如整理师舒安的《整理,重新定义生活》、宙茶茶的《好物美学》(这两本书我于去年还写了读后感)等。
在看这些书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渐渐地跟着书里容易实践的内容,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断舍离”的本质,是让人们遵从一种“简化”思维。断舍离和极简生活并不是一天练成的,而是一点一滴的习惯的积累。
“断舍离”虽说并非简单的将物品“扔扔扔”模式,但要想践行“断舍离”,第一步,还是“扔掉东西”。
每回在家整理房间,特别是换季时,有的衣服已经两三年没穿,从最初的依依不舍,接着的犹豫不决,想着以后会不会穿,到现在的果断舍弃,一路走来,也是经过多次的心里斗争的。
以前我很喜欢囤货,特别是超市里有特价时,便宜的零食,便宜的纸巾等,想着反正要吃要用的,结果有的零食过期,用纸时想着多着呢,满不在乎地用,反而浪费了。现在的我已经极少囤货,完全不囤货现在还无法做到。所以“双十一”这个购物日,与我无关。
周末在家打扫卫生,相较于前几年,我轻松了不少,因为东西少了,收拾起来自然省时省力省心。而且不必去物品看保质期,不必去纠结这东西要还是不要,这种纠结是很耗时间与精力的。
“断舍离”不仅仅是表面化的扔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扔东西,整理,逐渐改变观念,舍弃过多的物欲。我们要成为物品的主人,而不是被物品束缚掌控。
前几天朋友跟我说进了一个批发衣服清仓的群,看到便宜的衣服就想买,觉得便宜的衣服不买就亏了。我劝她非必需不要买,多问几遍自己需不需要,然后再决定是否要买。买多了难得穿或不穿,再便宜也是花了钱的。
我整个冬天就穿过三件毛衣,一件旧的,两件新买的。一件旧的已经穿了五年以上,新毛衣买回来之后立马处理了两件不想再穿的旧毛衣。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东西少了,花费在收拾的时间少了,东西找起来也方便,衣服就那几件,看一眼就可以决定穿哪件,整个人都轻松了,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最好的人生,就是懂得“断舍离”。希望大家在甩掉杂物的同时也甩掉烦恼,迎接美好的每一天。“断舍离”能够让我们学到如何清除自己不需要的东西,真正改变的我们的内心。而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自己清理的不仅仅是物品,还有自己的想法、观念和行为习惯,当一切改变之后,新的事物才会走进自己的生命里。
两个月前就想写有关“断舍离”的日志,想法零零散散,一直不能确定该写哪些内容。正好这两天进行春节前的大扫除,与前几年的大扫除有了对比,践行“断舍离”后受益匪浅。于是决定写下来,虽然写的仍旧有些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