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篇.语言的艺术~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孩子优秀与否,更多是取决于家庭教育的细节上,家长和孩子说话的语气,会影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以及孩子未来的走向。
语言是带情绪的,能给人以温暖,也能给人带来伤害,生活中不少父母会这样,有时候自己明明是一片好意,但因为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就变成了抱怨;明明是正常的讨论,却因为的充满“火药味儿”的语气使讨论变成了争吵。
所以语言是一门学问和艺术,要学会运用好语言的力量,这不仅会增进亲子之间的距离和感情,并且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平等的语气
我们总是认为,父母是权威者,孩子是被指使者,父母是明智的,孩子是无知的。所以经常对孩子说 “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但是,父母越高高在上,孩子只会越来越叛逆。与孩子平等相处是教育的基础,父母在与孩子说话时应抛弃高高在上的权威和架子,用平等的语气和孩子交谈,真正平等对待孩子,孩子才会与父母做朋友,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 信任的语气
很多时候把孩子的错误看得很重很重,却忘了孩子的内心有多敏感,经常用质疑的语气和孩子说话,把所有的错都归咎给孩子,最后,父母的言语成了困住孩子的孤岛,为人父母千万不要忘了,你的一句“我相信你”,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3. 鼓励的语气
我们总会觉得自己家的孩子身上存在着各种问题,甚至想不起来有什么做得好的地方,甚至不少父母还会说,孩子做错了一定要批评,做得不对就不该鼓励。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都知道,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得不对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批评,而是应该帮助孩子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孩子下次要做,为人父母不要凡事都只看结果,否则孩子会“输不起”,要多用鼓励的语气和孩子说话。
4. 赞美的语气
每个人都渴望赞美,尤其是那些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孩子的内心是比较敏感的,经常否定孩子,孩子会跟父母有隔阂,变得不自信,甚至是叛逆。只有父母接纳孩子,孩子才能接纳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健康自信地成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多跟孩子说“你能行”、“你真棒”这类赞美的话语。“有一种渴望永远不会消失,那就是渴望你的父母能够真心地爱你,认可你,并且站在你这边。”父母的赞美和肯定,是孩子一生的动力。
5. 商量的语气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无法获得满足,人类就会产生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也有受尊重的需要,凡事要多和孩子商量,孩子就会非常乐意与父母交流,反之,孩子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封闭自我,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于是,在和孩子意见不一致时,父母不能简单地下命令:“不行!”“不可以!” “这件事听我的!”而是要学会与孩子协商,多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说话。
6. 温和的语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父母情绪不稳定,经常抱怨,孩子多半性格偏激;而父母情绪稳定,说话温和,教育出的孩子也会性格温和。为人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做个情绪稳定的人,用温和的语气和孩子好好说话。也许父母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焦虑,对孩子也有着各种期待,有时不免会着急了些。但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我们对孩子的爱,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用话语表达出来,只有好好说话才更容易走进孩子心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从父母言语中获得的尊重和安全感,也将让他拥有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更好地面对未来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