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讨论的原则与技巧

2019-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和小杨

今天晚上视频跟男朋友聊到看论文的问题。聊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个自己的想法,要换作三年前或者两年前的我大概率上会跟他争论起来。或者把自己的情绪暂时压制下去,然后不开心地入睡,甚至可能躺在床上越想越觉得自卑然后难过得哭起来。

今天其实也有一点跟他争论的冲动,具体的情绪路线是这样的:

第一反应,啊,你提出的想法好像很对的样子,我怎么这么菜

第二反应,可是我也有过这种想法啊,我为什么没有在你之前提出来呢

第三反应,你怎么可以拿我也知道的东西教育我呢,搞得好像你都知道,我就很傻的样子

第四反应,你根本就不知道我遇到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你就只会空口无凭地扯,道理好像都对,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啊,但是我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肯定是你不对,要么你的道理不适用我的问题,要么你根本就没搞清楚这个道理到底该怎么用。反正你就是错的

无论讨论什么话题,几乎在每次他尝试给我提出建议的时候,我都会老老实实地沿着这条情绪路线走一遍,然后以糟糕的情绪结束我们的谈话。

可是今天,我发现自己神奇地在第四步那里刹住了心中奔涌的情绪,来了个急转弯。我不再去纠结他是否是对的,而是就他的建议问了更为具体的细节问题。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自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觉得你说的道理是对的,但是我觉得我落不了地。

如何在具体的情境中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明确有效的可行性方案,才是讨论的最初和真正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永远不要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个人的对错上,你的注意力应该始终放在寻求一个有确定积极效果甚至有具体操作步骤的解决方案上。否则,你很可能只是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件目前或者长期看来只会带来负面效应的事情。

首先,根本不存在客观上绝对正确的结论。真理可能掌握在多数人手中,也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可能掌握在学识渊博或专业能力精深的人手中,也可能掌握在刚好在讨论的这个问题上实践经验丰富但在其他方面整体薄弱的人手中。也就是,哪怕你们争论出了谁对谁错,你们得到的这个对错的结论本身就不等于真理。

其次,没有任何人希望被指出自己的错误。他可能很好学,知道认识到错误是通往进步的阶梯,但情绪上也难免会低落。如果他是对的,但被你的雄辩打败,承认自己是错的,当他发现真相的时候很可能会怨恨或者至少感到委屈。如果他是错的,他也肯定更愿意自己发现错误而不是被你直直地拧出来“示众”,哪怕知道这场谈话的人只有你们两个,也或多或少地会让弱势的一方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自己的这种转变源头大概是来自吴伯凡老师认知方法论专栏里关于三个立场的论述,下面是专栏里描述这三种立场的原话:

1. 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比如小孩手里拿着一块石头,一松手它就会掉下去——这是孩子长大后会明白的物理学道理;火、装着开水的壶不能用手去摸,小孩不会因为壶不能摸而哭——我们最初的认知里是包含物理立场的。

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你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下,你会对你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2. 设计立场:问题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比如一个钟表匠做了一个钟,我们就觉得它必须是准的,如果走走停停,就是有问题的,但问题不在于表,而在于设计者。所以在这种挫败感之下,我会想办法来修好它,或者重新改变我的设计。

因为是你想让它怎么样,你有一个既定的意图,如果不这样,你就会觉得有问题,就有想办法去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

3. 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不是我。

这种立场是设计立场派生出来的。意向立场和设计立场不太一样,比如孩子对父母,或者父母对孩子,都会有一个意向立场——你该怎么样,如果你不怎么样,我会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于你,而不是我。

我正是将自己硬生生从意向立场(对错)掰到物理立场(分析具体问题)再转到设计立场(寻求自己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才有了今天谈话中的转变。

除了立场上的转变,我也体会到了平时注意训练自己在表达中采用罗胖在“知识就是力量”中提到的“yes…and…”准则带来的进步。这种表达方式要求先找到双方的共同点表达出肯定对方的观点的意思,再就双方观点中的分歧部分予以进一步的探讨。

其实也许这就是成长,不一定突然脱胎换骨却在潜移默化中悄悄改变,当点点滴滴的小习惯渐渐重塑了自己,你才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在原地逗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