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酒的故事

2020-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蓝河葡萄酒


“我的父亲一生充满传奇。他一把斧头,一把大锯,一个墨斗盒闯天下,养育了八个儿女。父亲性格耿直豪放,广结朋友,对酒情有独钟。”
 ——陆秀《父亲和酒的故事》

 


几乎在每个人的记忆中,父亲都是和酒挂钩的,儿时的记忆中,父亲喜酒,善饮
有时候,他们呼朋引伴,流连于大大小小的酒席上,在觥筹交错中,任劳任怨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有时候,父亲也会独自一人坐在餐桌前,一叠花生米,二两小酒,一言不发地品着生活的滋味。 然而,父亲并未因此而感到有遗憾或不甘心的地方。相反地,父亲还颇为喜欢这一饮酒形式。


父亲应该是真喝得酒趣的人。——他有着李白那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潇洒与放达的。  酒见证着父亲的快乐、忧愁,见证着他们平凡而辛劳的一生。不知道秋霜满头的父亲,究竟饮下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与辛酸。
然而,一盏灯火旁,斑驳桌面上的那个小酒杯,却默默记下了他的艰难苦楚。 仿佛清贫岁月里,苦日子带来的忧愁和伤感,借一杯酒就能浇灭,大声哼唱几句小曲就能云消雾散一般远去。
 

小时候,我们不理解满身酒气的父亲,为什么总是沉迷于“那一口”,不明白那小小的酒杯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魔法会让他如此着迷。 长大后,当我们离开家独自在外面闯荡,在经历过生活的百般滋味之后,才懂得父亲钟爱酒的理由。 对父亲而言,酒其实是一种“药”,累了解乏,苦了宽心。 酒是要品的,只有在那特定的氛围和细细的品咂中,才能品尝出酒的真味和醉人的沁香。而父亲不仅仅是在品酒,更是在品味人生的苦辣酸甜。
 

贾平凹曾在他的作品,《父亲的半瓶酒》中这样描述他与父亲的故事。有一次回家探望父亲,他从怀里掏出一瓶酒和一包酱牛肉,对贾平凹说:
“听说你最近遇到了一点麻烦,我也不知如何过问,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梁实秋的父亲去世后,他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自己陪父亲外出吃饭的情景,每次父亲都会带他去小酌几杯,有时候,父亲还会拿筷子蘸上少许的酒让他品。

这是梁实秋第一次醉酒,时年六岁。这样乐观的童年,影响了他一生的兴趣和爱好。 汪曾祺和父亲的关系很铁,他曾为父亲写过《我的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等多篇文章。
他曾在文章中这样提起父亲:
“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每次不多饮,但是这样的方式总让我感觉到我和他是朋友”,用他父亲的话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就这样,酒架起了父与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正所谓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父亲与酒,到了晚年更是不能分离的好朋友。人生如酒,父亲用半世风雨酿制了一壶陈年老酒,到了晚年散发着岁月之美。
 

等到有一天,我们真正理解了生活带给父亲的辛酸,却发现自己已经离家太远。
有时候,想像小时候一样,倒一杯酒,和父亲讲讲心里话,话到嘴边,却只能劝他:上了年纪,切忌多饮酒。 
我们不忍心斩断父亲和酒的情缘,但是也不想让酒伤害他的身体。
在父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如用一瓶果香浓郁,色泽剔透,最能代表记忆深处味道的葡萄酒,既能给父亲带去健康,也能让父亲和酒的故事继续下去。



一瓶好的葡萄酒,不单单是好喝,更重要的是要有记忆深处那份珍贵的亲切之感。父子亲情也终将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香,成为时刻萦绕在心头的幸福牵挂。

 所谓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