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觀地·音天想法

妖言三国:士族千年来的虚伪

2018-10-07  本文已影响24人  白丶o

文 | 十二妖音

李傕、郭汜因何而反目?正史之中记载的已很是详细……

依《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引注《九州春秋》所言,最初是因李傕怀疑樊稠与韩遂私和而有异意,遂杀稠,并其众。致使李傕、郭汜相疑……加之郭汜之妻心生妒忌,有意离间二人,故而遂生嫌隙,而治兵相攻。

实则无非是诸将争权,李傕、郭汜、樊稠皆是董卓旧部,本非从属关系,如今得了权势,自是互有猜忌。

然而作者将此描绘成太尉杨彪所谓的‘离间之计’,不过是子虚乌有、移花接木之举,帮助这些士族豪强添功累德而已。对比正史而言,小说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虽是轻描淡写不易引起读者注意,但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读者的价值观。

譬如对于董卓废帝的描述,“嘉德殿上董卓拔剑在手,命李儒宣读废帝诏书,帝后皆号哭,群臣无不悲惨。阶下唯有尚书丁管怒声高喊,‘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被董卓牵出斩之。

作者将殿前赴死的场景描绘的如此壮烈,其志节之高远,其忠义之无暇,确实是‘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然而据《资治通鉴》载,“尚书读册毕,群臣莫有言,尚书丁宫曰:‘天祸汉室,丧乱弘多。昔祭仲废忽立突,《春秋》大其权。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人,请称万岁。’”显而易见,实际宣读废帝诏书之人,正是令“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的执刀者尚书丁宫(‘丁管’为‘丁宫’的误抄),而非李儒。

东晋袁宏于《后汉纪》曾言:“丁宫可谓非人矣!以为虽伊尹之事,犹将涕泣而从之,而况凌虐其君,而助赞其恶。夫仁义者,人心之所有也。浓薄不同,故有至与不至焉。当其至者,在君亲之难,若身首之相卫也;其不至者,犹有儿女之爱焉。无情於斯者,不得豫夫人伦矣。”实则是在骂丁宫是畜生。


可以说历史中‘士庶门第’观念,便是形成于东汉,因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南阳的士族豪强。东汉政权建立后,豪族势力自是迅速扩张。一方面强宗大姓士族化,另一方面士族通过政治优势,迅速扩展家族财富,形成豪族。开始出现‘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士族传承逐渐形成所谓的‘门阀’。

士族豪强通过垄断书籍与知识,将自己书写、伪装成历史的受害者,就如东汉著名的‘党锢之争’一般……

东汉自刘秀光武中兴、圣光神武,其后明帝、章帝明章之治,士族豪强逐渐显露头角,而矛盾亦就此而生。

章帝刘炟时年31岁早逝,导致其子和帝刘肇即祚幼弱,登基之时年仅10岁。主弱臣强、太后借机临朝称制,窦戚自此专总权威。如此士族豪强更加肆无忌惮,如窦宪广占田地,奴蟀以千数,于亲戚、功臣莫与为比。和帝刘肇亲政后,依靠宦官扫灭窦氏,打压士族豪强的气焰。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称“永元之隆”。

然而和帝刘肇依旧无法逃脱其父的命运,时年仅27岁。刘肇诸多皇子大都夭折,驾崩之时小儿子刘隆仅出生百日,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然而殇帝刘隆登基仅220天便悄然离世,更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史称‘八月皇帝’。

刘肇后邓氏,则密谋册立13岁的刘祜为帝。后安帝刘祜亲政,其后阎氏乱政,宦官与士族斗争愈加激烈,至此国力骤降。

刘祜崩后,阎氏欲临朝称制,废刘祜独子济阴王刘保,立刘懿为帝。然而婴帝刘懿在位206天便病逝。借此之际,十九名宦官头目合力发动宫廷政变,拥立11岁的顺帝刘保。后宦官则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

其间大将军梁冀,将东起荣阳,西至弘农,南到鲁阳,北达黄河、淇水近千里土地占为林苑。搜刮的财物折成钱合30多亿,大约相当于朝廷半数财税。

刘保30而薨,年仅2岁的冲帝刘炳继位,半年夭折。梁冀再立8岁的质帝刘缵,因不满梁冀跋扈而被其毒杀。后梁冀又立15岁桓帝刘志,并做了13年的傀儡皇帝。后桓帝刘志借机纠合宦官灭梁,宦官至此专权。

刘志36岁驾崩后,其后窦妙亦欲临朝称制。方有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密谋铲除宦官……

故而‘党锢之争’不过是宦官集团与士族豪强的一场利益之争而已。自章帝始,皇后世世出于窦、邓、阎、梁诸门世族,正是‘婚烟帝室,世为名族’,当年桓帝废邓皇后,欲立田贵人时,陈蕃就曾以“田氏卑微,窦族良家,争之甚固”迫使桓帝立窦妙为后。

自世祖光武刘秀,千秋亭登基称帝,至献帝止,共历14帝,传承195载。宦官集团与士族豪强之间的便争斗不断。

纵观华夏历史,东汉皇帝早夭的概率历史独有;士族与宦官斗争之激烈亦是历史罕见,如果东汉皇帝不是受到上天的诅咒,皇帝的早夭必然与士族、宦官之间的利益争夺存在紧密地内在联系。


士族豪强占据大量的土地,形成完全自给自足的大地主田庄经济,拥有大量的宾客、徒附、奴隶,以及私人武装,平时看家护院,闲时操练军事,战时则可出征打仗。

随着时间的推移,士族豪强的势力将会不断地扩张。许多世家大族更是历仕各朝,数世不衰,且地域分布广泛,几乎遍及海内。

据《后汉书·仲长统传》中载,“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

自东汉以来,士族豪强获得国家政权的支配地位。诸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所谓的‘四世三公’,便是门阀世族势力恶性膨胀的产物。袁术为何如此自大的相信自己能够称帝,因为对于袁氏而言‘天下之人,非家吏则门生也,孰不从我?四方之敌,非吾匹则吾役也,谁能违我?

桓、灵二帝不卖官鬻爵,又如何去打破士族豪强这种政治上的封锁。不重用宦官,又如何去对抗庞大的士族豪强阶层。反而宦官集团相对士族豪强而言,不过是小害而已。即使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常侍’又能祸害多少百姓,而且对于帝王,至少宦官不会去谋朝篡位。

不过作者为了小说的渲染,却是费劲心力,从中挑选了十位最具影响力、代表性的大宦官,以诠释正义与邪恶的分界。

据《后汉书·宦官列传》中载,“正史中的‘十常侍’实为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作者繁琐地删去了孙璋、毕岚、粟嵩、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七人,只因七人在史实中的文墨寥寥数笔,甚至是一笔带过,完全不足以彰显阉宦当时的嚣张气焰。

增加的侯览、曹节、程璜皆是红极一时的大宦官,史书文墨浓重,非常具有代表性(程旷实为程璜误抄)。蹇硕身居西园军上军校尉,灵帝的托孤之臣。封胥信黄巾道,更为为黄巾起义的内应。然而据史载,侯览卒于熹平元年(172)、曹节卒于光和四年(181),皆未遭遇黄巾之乱(184)。

其余五人,张让、赵忠被灵帝称为‘父母’,自不必多言。夏恽地位仅在张让赵忠之下。郭胜曾助同乡何进、何太后贵幸。段珪则参与劫杀何进,劫持少帝,正史有过明确的记载。


作者希望这个世界有正义的一方,渴望有人能够站出来修正这世间的不公正。然而这只是一个奢望而已,这个世界从没有所谓的正义,有的只是利益的角逐。所谓‘身在江湖自是身不由己’,因为这潭湖水之中,充满了利益的纠葛。这些世族豪强在利益的洪流面前,即使圣人之尊亦可加以利用……

关灵净妖❤音化魂注

上期回顧| 妖言三國:論糜竺最後的豪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