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能静待花开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01 没时间陪伴
朋友A和爱人各自经营自己的小生意,平时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教育。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每次见面也会聊孩子。最常听她说:“愁死了,女儿这次考试又是倒数。补习班都报了,成绩还不理想。”;“今天又被老师叫去谈话,说女儿作业经常做不完。每天晚上都做到十点多,还做不完,怎么就这么慢!”
A很少问孩子学习情况,完全的放养。你不花时间陪伴,你不考虑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你连水都不浇,就不要太期待自己的小树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不是每位家长都天赋异禀,不必学习就成为教育高手,忙不是不陪伴的理由。
02 管的太多
朋友C小学教师,爱人公务员,生活舒适惬意。C一半心思放在工作上,一半心思就放在了儿子教育上。育子计划堪称完美:一年级开始学钢琴,五年级十级结束,不影响六年级小升初冲刺;周几阅读;周几象棋;周几写作;周几打球。事无巨细C一手包办,严格贯彻。
小学阶段孩子方方面面各种优秀,六年级如愿考上了重点初中。
中学后科目繁多,知识难度增加,孩子渐渐有些力不从心。C不能亲自辅导,就报了各种补习班,弱科一对一,还好的就上大课,总之不闲着。每年几万的补课费,可成绩仍不理想。C就开启了追问、训斥、找原因、提高要求再训斥的焦躁模式。随着孩子进入叛逆期,母子关系一度很恶劣。我试着劝她放放手,C说:“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他做,还学成这个样子,我要不问不是更差?”
C的焦虑我们都有,可是孩子是人,他有思想,有个性,不是你完美计划中行走的机器。你把他放在自己认为完美的模具里生长,他要么做困兽斗,要么麻木的长成你要的样子。
03 不当教育的痛
我女儿五岁半上一年级,小学前带着她天南地北的玩,美其名曰——探索世界 开阔眼界!总之就没学过习。结果一年级就跟不上了。二年级我每天陪作业,那真是一天中“最痛苦的时刻”!我的手从她的屁股一路上升到后脑勺,每次揍过都是各种后悔和自责,“剁手”的想法都有过。
如果时光重来,如果我早些读到台湾作家张文亮的散文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想我绝不会因为学习成绩再动手打孩子!暴力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绝不是成年人得以想象的!当时我只知道孩子用毛笔在门后墙上写我是个坏妈妈。却不知,那时孩子一度怀疑自己是我亲生的!时隔多年,我听到女儿跟我这样说起,虽然表面平静,心里却如几十根针在不停地戳,一直疼了好久。
04 学习 改变
初中后,我想女儿大了,不能再用揍来“管理”。我试着关注亲子教育,学习怎样做个合格的家长。其中让我感受最深,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孩子小时就像只蜗牛,行动慢、思维慢。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思维要求他,强拖硬拽,只会让蜗牛惊恐、迷茫。我们只需给蜗牛提供足够的养料,关注蜗牛的安全,剩下的就是陪伴、鼓励和引导。
话说做父母有六个层次:
第一层次:家长舍得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层次: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见证孩子成长;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想要个怎样的孩子?
第四层次:家长为孩子教育去学习,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五层次:家长为了孩子而提升完善自己;
第六层次: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你做到了哪个层次?
女儿现在初二,是个勤奋努力的孩子!我告诉她不同程度的努力对应不同的选择权利后,她不需要我耳提面命就知道每天该如何安排学习,如何安排练琴。而我要做的不再是催促唠叨,而是真诚的鼓励!
人生虽然有长度,但我们不必焦虑,因为孩子可以无限增加他人生的厚度。孩子有权选择,有权做他想做的自己。如果在某一时段没有开出你期待的花朵,请不要着急,可能他是棵参天大树!
我们要做的就是浇水、施肥、修剪,然后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