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然在旁,执着于你
曾经有很要好的朋友对我说:“如果你感到恐惧,或者想要哭泣,我永远默然在旁。”对此,我感激至今。
——摘抄自学习强国APP读者杂志社订阅号,作者是桃知了
由此,让我想起天官赐福中花城对谢怜忠诚的信仰。
“对我来说,风光无限的是你,跌落尘埃的也是你。重点是‘你’,而不是‘怎样’的你。”
为你,灯明三千,为你,花开满城,为你,所向披靡。
重点是‘你’,而不是‘怎样’的你。
就好像我们傻傻地问:“你爱我吗?要是我没钱了,你还会爱我吗?”。当我们问出这类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想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当然爱啊!”。我们希望我们被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们自身,而不是我所拥有的财富和美貌等等,就因为是我而已。
但我们渐渐长大,摔痛了,留着泪,奔跑着,越来越忽视这份珍重。
这么傻的问题,我们怎么还会问出口?
我儿时常常安慰别人的一句话就是:我会站在你这边,以后也会站在你这边。或者是这句:不管以后怎么样,我都会站在你这边。
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他们所感受到的痛苦与悲伤,所以我很难真切地体会到他们的感受。我知道他们痛苦难过,而且理论上,作为朋友,我应该分担他们的痛苦,可是我并不痛苦难过,就算我说了那些安慰的话,也是基于不想让他们这么难过这一点,我是因为他们的难过而难过的。
看来当时我给予的安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向他们发出明确的信号——我在乎你。从结果来看,也很有效。他们会抱我,或者谢谢我,然后说:好多了。
家人之所以是家人,就是因为他们知晓我们的样子。从小小个软软糯糯开始,会开心,会愤怒,会咆哮,会嫉妒,会小气,会撒娇,再到大大个硬邦邦后,会隐瞒,会疏远,会假装,会傲娇,等等好多好多的情绪。家人都会兜着我们的各种情绪,然后互相陪伴过日子。我们都是看着彼此的人生,慢慢成长。
父母对于子女最好的爱莫过于在儿女应该独立的时候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父母走自己剩下的旅途,儿女开启漫长的征程。我们彼此累了,只要停下来,世间永远有个家在等我们回去。
默默守候,这不也是为什么我们心疼影视剧中万年男二的原因吗?
再来一张花城镇文(图片来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