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殡葬制度上的演变来看中国人的“祖先信仰”
当你穿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负一层时,你会发现那里的绝大多数文物都出自于坟墓当中。可以说每一件文物的入土,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消亡,而一场葬礼是对一个生命的总结。
西方人曾经一直不明白两件事:中国几千年以来为什么长期保持着大一统的状态?为什么中国人“安土重迁”,愿意在一片土地上生而终老?
因为家国观念,祖先信仰。
家国观念保持了中国社会底层组织的稳定性,通俗来讲就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族长负责管理自家族人,既节省了朝廷管理资源,又缓解了统治者与民众的矛盾。
祖先信仰则成为了贯穿整个国家上下的精神纽带,“慎终追远”不仅是对祖先丰功伟绩的崇拜,更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鞭策。
我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跟着家里长辈去祖坟祭拜的时候,我父亲对我叙述每一位先人的生前事迹,我深受触动。因为课本上讲的伟人事迹距离我很远,而父亲说的人物却近在眼前。
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不一定能做到;祖先做到的事情,我觉得我也能做到。
这个想法其实潜移默化地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个词,更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通俗民谚。
例如,某某家的儿子考上清华大学了,其祖上几代人都曾当老师搞学问,就会被人认为是理所应当;而牧羊人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一准会有人说“祖坟上冒青烟了”云云,这样的情况多不胜数。
所以后世才会流传朱元璋开国一统之后,为巩固统治,曾有意续家谱于宋朝大儒朱熹之下,这虽是后人的无端揣测,但从某种角度上,也说明了祖先信仰是中国人心中的共识。
由此可见“祖先信仰”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多么巨大,那中国人是怎么信仰祖先的呢?或者说是从哪里看出祖先信仰的呢?——殡葬制度。
殡葬二字,本来就是两个意思。殡,死者入殓后停灵待葬;葬,掩埋尸体。
中国殡葬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殡葬的起源
在人类社会早期,在严酷的生存环境当中,人类受思维能力限制,尚不清楚自身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对生老病死困惑不解,此时并未形成灵魂、丧葬的观念。而随着原始人逐渐地对生死界限有所感悟之后,灵魂的观念也就随之产生,并产生灵魂不死的联想,进而逐步发展为鬼魂崇拜,因此安葬死者、祭祀鬼魂的仪式应运而生。
1933年,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发现了墓葬的遗存,在老年男子、中青年妇女尸骨的身上佩带着用兽牙、蚌壳和鱼骨做成的骨坠、钻孔的兽齿、石珠等装饰品以及燧石石器等物,尸骨周围还撒着赤铁矿粉末,这说明丧葬礼仪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
二、坟墓的起源演变
在山顶洞遗址中,上层为生者的居室,下层摆放着死者的尸骨,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墓地形式。墓地大致可分为“坟”与“墓”两种,“筑土为坟,穴地为墓”,坟高而墓平。此外,“冢”是指高而大的坟墓,“圹”是墓穴,“茔”是墓地,“陵”特指君王的坟墓,意思是高大雄伟。
春秋以前,我国除东南地区外,一般都采取“墓而不坟”的埋葬形式。但到了春秋时期,统治者开始通过“高大若山”、“树之若林”的修墓形式向世人展示死者的身份地位。而平民百姓因为战乱导致背井离乡,为了便于寻觅亲人埋葬之处,便采用了易于识别的“封土为坟”(墓上封积泥土、隆而为丘)的葬制,因此“坟”和“墓”逐渐被混为一谈,统称为“坟墓”,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坟墓样子。
我们今天常见的墓碑最早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此后形成一套完整的陵墓石刻制度,其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对死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官职履历、谱系等追叙;
2.对死者生平事迹,才能品行的叙述和颂赞;
3.用“铭”文体的韵文,表达哀悼和称颂。
三、葬法的种类
中国历代的葬法有土葬、火葬、天葬、树葬、野葬、瓮棺葬、悬棺葬、水葬等等。
火葬:用火把尸体焚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自从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耕地面积。
天葬:将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供鸟类啄食尸体,西藏人推崇天葬,认为拿“皮囊”来喂食胡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
树葬:将尸体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其风化,也称为“风葬”、“挂葬”、“木葬”。在古代中国东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颇为常见。
野葬:人死后将衣服脱光,清水净尸,给死者穿上新衣服、新靴,用白布缠身,把尸体放在马车上,不用人驾驭,让它任意颠簸奔走,第三天后沿车辙去找尸体,然后将尸骨、遗物就地掩埋,古时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
瓮棺葬:一般是用日常使用的瓮、盆作为葬具,用两到三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底部一般钻有小孔,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出现于新石器时期时代至解放前,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这种习俗。
悬棺葬:亲属收殓死者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水葬: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之中,具体形式多样,不一一赘述。
悬棺
四、丧服制度
丧服制度是在人死后,其亲属要在一定时间内改变通常服饰的制度。原始先民担心死者鬼魂会降祸作祟,为了不被鬼魂辨识,便在办理丧事时披头散发,以泥涂面,更换衣着服饰。后来随着伦理观念的发展,丧服逐渐成为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悲痛心情的形式。
丧服制度是在周朝得以完善的,因西周实施分封制的宗法制度,而丧服制度也成为“别亲疏,分嫡庶”,强调等级的手段。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统治逐渐名存实亡,但丧服制度却更加完善,儒家将其整理归纳并加以理想化。
汉代以后,儒家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而儒家所倡导的丧服制度也借助政治力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得到普遍的推行,逐渐在民间一一落地,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系统化和等级化的丧葬仪礼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像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
斩衰
斩衰(cuī),五服中最重的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毛边。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披麻戴孝”指的就是斩衰。
古代,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承重孙(长房长孙)为祖父,妻妾为夫,均服斩衰。明清时期,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婆),也改齐衰三年为斩衰。
断处外露,不缉边,毛边
齐衰
齐衰(zī,cuī ),次于“斩衰”的丧服,用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缉整齐,区别于斩衰的毛边。
具体服制视与死者关系亲疏而定,服期分三年、一年、九月、五月、三月不等。清朝时期,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
断处缉边,缘边部分缝缉整齐
大功
大功,次于“齐衰”的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九个月。清朝时期,凡为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已嫁姑及姊妹,以及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均服“大功”。
小功
小功,次于“大功”的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个月。清朝时期,凡为伯叔祖父母、常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及堂姑,已嫁堂姊妹、兄弟妻、再从兄弟、未嫁再从姊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均服小功。
缌麻
缌麻(si),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服期三个月。清朝时期,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
丧服制度的根本原则和理论基础是“五服”,称之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代表着贵贱亲疏关系。
我们常听人讲,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关系很重要。这一点确实是现实情况,从丧服制度当中就可见一斑,连亲戚之间都详细地划分为三六九等的不同关系,何况整个社会之间呢?
可以说殡葬制度的形成,最早是源于原始人对于死者亡灵的恐惧之下,以一种讨好的心态安抚死者亡灵的仪式,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直到周朝时期,殡葬制度添上社会伦理的光环,并配套服务于周朝的宗法制度以及礼仪制度,成为祖先信仰的萌芽,而在同一时期,希腊城邦人民崇拜着奥林匹克诸神。
直到西汉初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祖先信仰由此正式形成,并伴随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
可是从什么时候中国人就不再信仰祖先了呢?这个时间可能因人而异,可能是1840年,也可能是1895年,1937年,还可能是1966年,还可能是1978年,也可能是从昨天开始的。
一群人泣声祷告祖先保佑,依然被强盗砍杀的时候;
一群人手握核武器按钮,随时可以毁灭整个世界的时候;
一群人朝六晚十全年无休,忙得昏天暗地的时候;
一群人吃穿不愁,性命无忧的时候。
其实《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说的最有直白,最有道理。
豪哥:“小马,你信不信有神?”
小马:“信,我就是神。神也是人来的,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就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