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我管理人间事

毕业五年,我凭外语增收十倍

2018-02-19  本文已影响28712人  冬惊

中国这么大,外语好的人其实有很多。但是如何将其变成一门谋生手段,拥有比上班更高的收入?

——题记

作者冬惊

01

到今年年初,我硕士毕业五年了。回顾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从自由职业、进国企、跳槽去私企、辞职、回归自由职业到创业,我这个不喜欢体制的人终于实现了不上班的梦想。

按照父母的规划,我原本应该过着另一种人生:进体制,熬年头,早早相亲结婚,或许现在30岁了依然过着工资还不够自己花的生活。但我庆幸自己跳了出来,虽然跟很多牛人相比我的收入和成绩都不算什么,但我终于实现了当年的梦想:做了同声传译,翻译出版了八本书,并且有了自己的翻译工作室,过上了“不上班”的生活。

回顾这五年的职业生涯,我只觉得自己出来得太晚了。虽然家人、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担心过不上班是否能有足够的钱在北京生活,但事实最终证明:只要掌握一门过硬的技能,这个时代足以让你生活得更好。我的人生就是因为英语好而改变的。因为英语好,我高中转学到外国语学校,获得了保送北外的机会,又到英国深造,实现了翻译梦想。

中国这么大,英语好的人其实有很多,有不少人的英语都比我好。但是如何把英语变成一门职业,甚至“躺着也赚钱”?

02

我相信不少上班族都曾有过“不想上班”的想法。这种想法从我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就产生了。那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我作为北外保加利亚语专业的学生,被选派到奥运村当志愿者,岗位是级别很高的NOC(国家奥委会)助理,负责为保加利亚代表团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翻译与接待服务。志愿者的工作虽然有十分忙碌需要早出晚归的时候,但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处于待命状态,类似一种熬时间的“干耗”。这种状态就类似于很多国企。

即便是再光荣的工作,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做一颗螺丝钉我也会厌倦的。因此从那时起,我更坚定了要读研的信念,并且依稀有个想法:等到30岁的时候就自主创业,不再过按部就班的生活。

在奥运村与保加利亚代表团团长合影,狮子是保加利亚的吉祥物

刚进北外就得知本专业就业的选择面比较窄,好在我的英语一直没有丢,大一就以600多分的成绩分别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四又过了英语专八,申请到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口笔译硕士项目。这期间我的英语基本上是自学的,同时也参加了一些口笔译培训,坚定了将来从事翻译行业的想法。

2012年夏天在联合国参加同声传译实习

2012年,我从英国留学归来,想到北京找个工作。没过几个月,自信满满的我就被现实接二连三地打击。北京从来就不缺人才,更不缺海龟,冬天毕业的我还错过了很多大企业的校招,社招又偏向于有工作经验的。本科不是英语专业仿佛成了我的“原罪”,接连因此被好几个符合条件的岗位刷掉。

我愈发体会到北京仍旧是一个官僚气息很重的城市,而没有背景又“血统不纯”的我显得格外渺小。我还尝试到上海求职,唯一一家进了三面的同传职位两次专业面试都过了,HR也很满意,但最后杀出来一位主管,面试过程中她极其不耐烦,从头到尾都没有看我一眼,最后原因不详地落选。

那时候我还想等等,想着哪怕做一段自由职业也无妨,可惜冬天是会议淡季,我又是初出茅庐,做了第一场同传之后很久没有第二场会,第二年春天就在父母的逼迫之下进了一家国企,工资到手刚够交房租,而且工作与外语和翻译无关,让我很害怕所学专业就此荒废。好在公司偶尔会有一些外宾来访,我便主动请缨,给自己争取“露一手”的机会,参与商务会谈和讲座的口译,也帮公司翻译了一些技术手册与合同。我还利用闲暇时间译了五本书,做了些翻译兼职。

体制内的工作相对清闲,但相比其他互联网公司,国企那种缺乏创新精神的氛围、无处不在的保守主义文化和挥之不去的官僚气息让我始终无法适应。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用户的求助电话,挂断后惊讶于自己的口气变得和很多同事一样敷衍而充满官腔,并且竟然下意识里认为他是在给我们添乱。这个认识让我不由警醒,我怎么变成这样了?

我把辞职的念头存了很久,但几乎没有教育行业之外的公司认为我的职业经历符合他们的要求,我的选择面变得比刚毕业时还窄了,甚至没有翻译岗位通知我去面试。两年后,我终于跳槽到另一家更有活力的互联网公司当英文编辑,月薪也随之翻倍。

三年半的全职工作生涯,让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两件事,第一是高精度的机械重复劳动非我所长,我只想把翻译作为终身事业,第二是在互联网行业当内容编辑发展前景有限而且晋升太慢,久坐的生活方式对我的健康也造成了很大危害。而想跳槽去做全职口译的计划又因为成了29岁的“大龄未婚女青年”而受到多家公司HR的质疑。

03

既然无路可走,那就另辟蹊径吧!裸辞之后,我就立刻开始筹备自己的翻译工作室。幸运的是,因为毕业这些年都没有放弃翻译事业,我很快就接到了大单。

辞职前后那半年,我们给两部大片翻译了剧本,在业界也慢慢积累了一定的声誉。辞职第二个月,我的收入就达到了全职工作时的两倍,更是我刚毕业时的十倍。

如今我已经不敢想象当年的我是如何靠那点微薄的工资在北京生存下来的了。那些忙里偷闲做兼职,节假日都在译书的日子,那些不能实现梦想的痛苦和压抑都已经成为过去,我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专注于翻译事业了!

给美国畅销书作家Rysa Walker做耳语同传 在口译现场(左一)

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运的是我有一群支持我的伙伴。经营商业翻译主要是两大挑战,第一是有没有靠谱客户,第二是有没有靠谱的译员。有了口碑,名声就会越传越远,有越来越多的客户信任你。

我的团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质译者,也有好几位同行想要与我合作开公司。在专注于事业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他更成了我的左膀右臂。有了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我如虎添翼,团队的翻译质量更高了。

专注商业翻译一年多,曾经共事过的同行大都成了合作伙伴,我也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大的鼓舞。拼搏、毅力、敬业精神、灵活的头脑、广阔的视野、敢闯敢干的劲头,这些都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也是翻译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

自由翻译月入过万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做会议口译,便可以比上班族更快实现30-50万的年薪,而且是税后年薪,这对于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尤其是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确实充满着诱惑力。学好一门外语,找到正确的方向,足以让你在北上广存活下来。

不用坐班的生活给了我极大的自由,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让我在物质上更自由了,更多的是内心的自由,仿佛跌跌撞撞了那么多年,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虽然很多人担心翻译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或者会外语的人多了,外语专业的学生越来越没有优势了,但我深知,越做到顶端,就越难以取代。我已经用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凭借一技之长就可以自立门户。

一个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人,并不需要一味磨平棱角去适应社会。把外语学好,一样可以扬长避短,你看我不就是么?

冬惊

作者简介

冬惊,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学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中英口笔译硕士,文学翻译,同声传译,青年作者,尔东萱翻译工作室创始人。CHINA  DAILY微翻译大赛评委,“在行”翻译、外语学习顾问,曾在央视、北京高校和网络电台讲述翻译工作经验,观点散见于《新京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观察者》等媒体。已翻译出版《芬妮·希尔:欢场女子回忆录》《家有老爸》《欲海无边》《太行长卷》《理发师陶德》《轻舔丝绒》《佛光禅影》等图书。参与多部影视作品的翻译工作,如《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并曾为《科幻世界》《译林》《第一财经周刊》等杂志编译稿件。著有《译海无边——说说翻译那些事儿》《我是人间惆怅客》《暗夜蔷薇》。

PS:谢谢大家的鼓励,有朋友问我是怎么自学外语的,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非英语专业出身,可以成为专业翻译吗

翻译和就业问题如果不知道您的具体情况无法给出有针对性的回答,如需一对一咨询可以到在行约我,谢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惟译翻译

3月4日晚8:30我会做一场免费线上翻译公开课,欢迎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