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寺随想
在武汉,归元寺算得上值得一去的地方。
这座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的寺庙,迭经战乱,屡败屡兴。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国初年陆续所建。中国大多数寺庙之铭匾,均横书悬嵌于寺庙门楣之上,而归元寺为直匾,实属罕见。据说清道光皇帝欣闻归元寺的开山祖白光、主峰行善积德,功德无量,亲赐玉玺一方,以嘉其行。此后归元寺在佛教丛林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寺名改为只有皇帝御赐玉玺的建筑方可使用的直书匾。
当年享受皇家恩遇的寺庙,想必是气势恢弘,如今已淹没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来归元寺的不只是善男信女,更多的是来欣赏这佛教文化艺术景观的游人,不少外国人也背着旅行包穿梭在金光闪闪的佛像下。
第一次去归元寺是三年前的春节,那时的人特别多,凑热闹不是我一向的作风,实属无奈。游人摩肩接踵,信徒焚香烧纸,双面观音面前是一片烟雾弥漫,不知那高高在上的观音俯瞰下面的芸芸众生,是否也觉得他们深处火海之中呢。据悉当时消防车随时待命。在这种情形下,我实在没有兴致观赏什么。
近日,偷得浮生半日闲,独自一人去归元寺。
寺内最有名的当数罗汉堂。全国有五百罗汉的寺庙,著称于世的仅剩四座,所谓上宝光(成都),下西园(苏州),中归元(武汉),北碧云(北京)。“数罗汉”对游归元寺的人来说既是一种祈福也是一件趣事。传说任意从一尊罗汉开始,顺序往下数完和自己年龄相同的数字,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便可昭示命运。
对于我这个无神论者而言,既不焚香,也不膜拜,数罗汉是我游此寺的唯一目的和乐趣。我顺着一尊金身罗汉数下去,数到最后一尊罗汉前,我驻足观看,这是一尊怎样的佛,能预示一个怎样的将来。我怔怔的站立,死死的盯着,我仰视他,他俯视我,在这种不平等的对视中,一切揣测都是徒劳的,这只是自己与自己的另一种心灵对话。
逼仄的罗汉堂,待久了让人觉得压抑,我快步走出罗汉堂,阳光照在身上的那一刹,我倍感轻松。信步走在庭院间,耳边的钟声佛音,眼前的绿树白墙,烫贴着我的内心,一切喧嚣烦恼一一展平,只有希望在生长。与其说这是佛地带给我的清静,不如说是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我充满憧憬,我更相信后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