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什么是外物——《庄子 外物篇》读后感

2018-09-18  本文已影响139人  立心读书

读庄子杂篇《外物》篇,首先有个疑问就是——什么是“外物”呢?我觉得这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我联想到《大学》里边“格物致知”的“格物”该怎么解,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那么一点线索和启发。

择几条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给大家参考:

【唐·李翱】:万物所来感受,内心明知昭然不惑。“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

【北宋·程颐】: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格,至也,谓穷至物理也。”“问:“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之间,皆是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由曰穷齐理而已也。”“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

【明朝·王阳明】:“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明·蕅益智旭】:“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

【明·憨山德清】:感通外境万物,致以化为自心真知。“物即外物,一向与我作对者,乃见闻知觉视听言动所取之境。

【清朝·印光】: 格物致知确解,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此圣人为天下后世所立修己治心之大法。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好吧,众说纷纭,自古未有定论,不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两方面信息:

一方面,对“物”的理解,我觉得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认为“物”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有其原理,能够被我们认识;一类认为心外无物,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唯心所现;一类认为“物”就是物欲、私欲,所以要格除物欲,才能开显内心之本明。

一方面,对“物”的界定范围——“为复在外?为复在中?为复在内?”的界定,也可以分为三类。一类认为,是非“性中物”,就是外在有待我们认识的事物;一类认为既是外物,也是性中物,不拘内外,只要是能被我们看到,感受到的,认识到的一切;一类认为无内无外,没有区别,因为一切都是唯心所现。

好吧,这只是个开头,不过这确是我们需要考量的问题。庄子也提到了很多有关“物”的概念,比如“齐物”、“应物”、,“外物”,《外物》开篇就以“外物不可必”一句立意,后面又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那么庄子在这方面的着重点在哪里呢?纵观全文,我觉得白居易有句诗是最好的概况:“外物不可必,中怀须自空”。一方面,人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而外在的事物又不可能有个定准;另一方面,人的活动除了受到外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受到主观判断力的影响。所以理想和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的,那又该怎么办呢?

一味地外求,追逐于利害得失之间,则会丧失本心,迷失本性。庄子在这里提出的方法就是要扩大自己的心胸去“容物”,不要太执着,中怀须自空,要虚以待物。就像庄子在《则阳》篇中所说的:“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