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放暑假了,就想着带孩子回家看看爸爸。回到家,可口的饭菜已经端上了桌,茶水也晾好了,风扇高速旋转着,好像诉说着父亲热切的盼望。
饭桌上,孩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饭,一边吃一边看着动画片。看到孩子饭桌周围的米粒,爸爸皱了皱眉,严厉地说:“彤彤,《悯农》会背吗?”儿子一脸狐疑地说“会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看看你的桌子,这怎么感觉你的嘴巴漏了,掉的满桌子都是。快把它捡起来吃了。”“姥爷,掉了就不能吃了,上面都是细菌。”“谁说的……”
爸爸和儿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辩论着,而我的思绪早已飞向了远方。虽然妈妈是老师,可是我的很多道理都是爸爸教给我的。记得我小时候,吃饭也是掉得到处都是,爸爸就给我讲毛泽东粗茶淡饭的故事、朱元璋勤俭节约的故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使我懂得了粮食的珍贵,勤俭的重要。
小时候,由于好奇,就和村里的男孩子们一起去邻村的瓜地里偷瓜。他们负责在瓜地里偷瓜,而我则负责放哨。那时小也不知道藏起自己的身影,只是直直地站在地头看着有没有人过来,发现有人就用商量好的猫叫来通知他们。可想而知,瓜主人看到有人站在田头,势必会大喊,询问干什么呢?而我信守承诺,不回答反而喵喵直叫。结果,男孩子们都跑了,而我一人被瓜主人抓了个正着。瓜农把我送回我家,爸爸赔偿了人家的损失后让我跪在院中反省。晚上他坐在我旁边给我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我中考的那年夏天,爸爸把我送到县城姑姑家,让我帮姑姑卖包子。从没有离开家的我没呆两天就想家了,在姑姑家哭着喊着要回家。姑姑没有办法,只好给我钱让我自己坐车回家,那也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坐车回家。当我骄傲地想把独自回家的喜悦告诉爸爸时,爸爸把我挡在了家门口,一口水也没让我喝,一分钟也没有让我停留,直接撵我回姑姑家。他一边推着我一边嘴里说着:“这点苦你都受不了,你还想干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你连家都离不了,你以后还能干什么?”当时的我只感觉爸爸怎么这么狠心,我是不是他亲生的。
我高考那年,由于大家填完志愿后一身轻松,就相约一起去玩,六七个人今天去你家,明天到我家,玩得不亦乐乎。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招待完我的客人后,坐下来和我聊天。我记得当时爸爸也没有严厉批评我,只是心平气和地和我分析我们这次活动的利与弊。他说他不反对我们在一起玩,但是要让我们考虑考虑六七个大姑娘、小伙子到家里,吃饭家里要准备多少?有没有那么多的碗筷?晚上睡觉有没有地方?家人应该怎么安顿?而这些问题我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爸爸告诉我,做任何事情前都应该考虑周全,不能盲目。要多替他人着想,要换位思考。
现在,我已经参加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但爸爸的教导常常在我的耳畔回响。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会同爸爸商量,因为爸爸的话总能给我正确的指引。
饭桌前突然安静了下来,我拉回思绪,看到儿子低头捡起米粒塞进自己的嘴里。我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父之爱子,教以义方”不在乎方式,不限于场合。我也要传承爸爸的教育方式,让良好的家风得以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