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00年,三星堆文化形成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遗址群年代上起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它不仅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多次发掘和研究。1986年,考古队在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发现了1700多件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以及80根象牙和4600多枚当时的货币、海贝、铜贝等。这些发现揭示了三星堆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展示了古蜀文明的高度发展。
三星堆遗址的史学价值在于,它令人重新认识巴蜀文化,证明了古代巴蜀地区并非与中原文明完全隔绝,而是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也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学者鞠德源认为,古蜀王国三星堆文明是中夏礼仪制度传承再现的典型记录和实物遗存的最本源的发祥地。
在申遗工作方面,三星堆遗址已进入国家文物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中。申遗成功将得到业界的认可和尊重,也可以更好地对中华文明尤其是古蜀文明进行传承和保护。此外,三星堆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宣传也在进行中,如动画电影《金色面具》的制作和阿诺·施瓦辛格担任中国三星堆文化全球宣传大使等。
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种类繁多,包括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三四百件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以其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内涵深邃而著称,如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等,都是国宝级的重要文物。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不仅为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而且为人类文明发展史提供了独特的物证,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无疑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在文化传承方面,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蜀文明的认识,也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提供了实证。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长江文明的联系,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广泛影响力和深远意义。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三星堆遗址的神秘面纱将被进一步揭开,其在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观赏性方面的潜力也将得到更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