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为什么随着互联网额发展运营很重要
(1)概念驱动时代1955到2004年
这个阶段,互联网刚刚起步,大家对互联网的认知还很浅,线上世界一片空白,只要你能够提出一些新概念,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产品驱动时代2004年到现在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线上产品越来越多,大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体验,大家都在不断围绕着产品去提高用户的体验
(3)运营驱动时代当下
当产品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不停的想法被开发出来,大家做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大同小异,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好的运营能够帮助产品脱颖而出
如何去理解运营
1.为什么会出现运营
出现运营的原因就在于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价值发生了改变
传统产品的价值:功能+体验
互联网产品价值:功能+体验+用户参加价值
两者的共同点功能和体验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水杯的功能就是它可以喝水,体验就在于水杯的样式,颜色,款式。
那么用户的参与价值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1)用户的使用时间和关注带来的额外价值,比如今日头条的投放广告
(2)产品生态中,用户互相给对方带来价值,比如淘宝和滴滴
(3)用户对产品的认可,比如小米的米粉会给这款产品不断的提意见
2.如何去定义运营
微观理解: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行为让一件事情或者一款产品能够良性运转
宏观理解:任何一项业务包括三个不能缺的因素:产品,用户,运营
产品只有与用户发生关系之后才具备价值
不同的产品与用户之间会有不同的关系,例如培训机构与互联网产品
运营就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建立关系
运营其实是一种需要通过较为多样的手段和技能来更好的实现:用户获取和收费,以及更好的实现已有用户的维系这两个目的职能。想要实现这两个目的所需要做的事情过于复杂,所以才无法具体的个这样的岗位用一个具体的词来描述,我们职能称其为运营。
如何做好运营?
想要做好运营必须要做好“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内在指的是一些必备的基础素质,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等,“外在”指的是在运营方面具备的硬技能。就像古代人想要学好武功一样,需要内外兼修,才能在运营这个事情上做的好。
运营需要具备必备的基础素质,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和运营硬技能
运营具备的意识
(1)目标导向意识
你应该让你做的每个事情都有目的性,然后从其中收获成长,这个是我们在职场中获得不断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意识。举个例子,同样是做客服,你会发现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把客户入口放在网站上,然后有人来就应一下,按部就班解答问题,最后交差了事
第二种:把客户看成整个用户体验链中重要的一环,从用户那里得到反馈然后发现产品或者服务上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又或者想办法给用户制造一些超出预期的体验。
第二种状态无疑更有目标性,在这样的状态下,假设你能稍稍有点产出,比如说当客服设计一套文案引发数万人围观,无疑对你的身价提升有着不错的帮助。
(2)效率意识
对于一个运营者来说,效率二字贯穿职业生涯的始终。
同样是一件推广引流的事情,现在有10个渠道都开通了引流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几个渠道引流的效果比较好,其他几个渠道的效果一点都不好,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不好的几个渠道干掉,然后专注于几个效率更高的渠道呢?这就是具有效率意识的思考方式
再比如说,老板希望下个月的流量能够提高三倍,有的人会说多投点广告,流量不久上来了吗,那后者可能会先分析一下流量的所有来源以及流量的构成,流量的渠道都有哪些?还有多大的空间去提升这些渠道?
而这也是初级选手和高级选手的差别,前者只会在方向不明的情况下做出拍脑子的决定,而高级选手则是分析清楚目标和所有的产出之后才会开始投入。
运营必备的一种思维模式,回报后置的意识
作为一个运营,我们与用户的逻辑有以下两种:
既然你已经拿出走足够的诚意,那么我作为用户理应给你一点回报和只有我得到预期中的一些回报,我才会考虑提供给你对应的服务于价值。
前者更注重用户的体验,这是一种为用户考虑的逻辑,它更加强调我们专注给用户创造价值,然后当价值足够多的时候,用户一定会给与你无条件的回报,就像狂热的米粉一样,正是因为小米非常重视米粉的意见,才会有了米粉的狂热
再举一个例子,本文的作者黄先生有一天发布了一个“不靠谱”的众筹——三个10W元的众筹名额,在短短的10个小时内就完成了众筹,并且获得了2W元的赞赏,并且至少还有10个人愿意给他提供10W元,这些人有一个前提,他们与黄先生素不相识。
之所以能有这样一个结果,就是因为黄先生在之前的各种各样的场合和时期中积攒下来的他人的认可。
通过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具备这个意识就有了拼接一己之力赢得无数用户的喜爱与信任的可能,少了这个意识就只能在用户按部就班的执行,转化,然后一点点的追着数据往上走。
做局与破局
很多时候运营在做的一件事情其实就是在做一个局,小到邀请一些人来做活动,大到让千万级别的用户跟产品之间水乳交融。
而想要把这件看似复杂的事情做好,往往存在一个“破局点”,只需要找到这个破局点,然后就可以通过这个点来让整个环节变得顺畅起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倾尽全力使得这个点达成。就像WOOP思维里的最关键的那个障碍一样。
在互联网领域之中,这个最关键的点往往是“一个基于某种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得到用户真实,自发的认可”,而我们运营要做的就是为用户搭建起来一个相对真实的用户使用场景。
就像D产品的创始人D先生它有了一个不错的主意,在这个idea有了之后,他也面临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他首先瞄准的是用户是否能够认可这个Idea,于是他花了0成本把这个主意做成一个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最后得到巨大反响,这时候他之后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
做运营的三个底层工作方法
前面也讲到运营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去创造短期的价值,然后去“撬动”用户的长期价值,这未必不是一种杠杆原理,当我们掌握的外在“杠杆点”方法与技巧,和内在“杠杆点”从自身出发的工作方法,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运营。先分享的是内在的杠杆点
(1)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
很多时候,一个人普遍认知的事物很容易成为之后的杠杆点,所以好的运营者必须保持对大众热点事情,话题和一些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你不需要去疯狂的每一个热点,但至少你得做到对你的大部分用户关注的热点比较了解。
(2)对用户的洞察
尽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用户,让自己大量处于用户的体验场景之下,这样久而久之就有了对于用户的洞察力。
(3)学会更有说服力和表达的说法
作为一个运营,我们总避免不了和他人的交流,学好更好的交流有助于帮助我们说服用户。
比如声声震撼和犹如置身音乐会现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达。
运营的四种关键思维方式
(1)流程化思维
一个优秀的运营人会把遇到的问题全部流程化,然后从流程中再去寻找问题,
(2)精细化思维
在遇到大的问题之后,我们必须把自己关注的问题拆解为无数的小的执行细节,并且保证对于每个细节都有掌控力。
(3)杠杆化思维
前面已经提到了,就是掌握一个核心的关键点,然后通过这个来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
(4)生态化思维
很多时候前面前提的做局其就是一个搭建生态的过程。所谓生态其实就是一个所有角色在其中都可以互为价值,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一个大环境。就好比一个微信群,你如果能把它管理的大家在其中很活跃,然后彼此提供一点价值,让这个群良性发展下去,就算是一个小生态了。搭建生态的关键点就在于梳理清楚并理解生态中的各种价值。
运营和产品之间的关系
3.产品和运营的关系
产品和运营作为业务中不可获取的两个因素,两者间的关系很微妙,就如同爱恨交织的生死冤家,谁也离不开谁,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能帮助我们去加深对于运营的认知。那它们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而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的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这样一份定义主要来源于两点
(1)很多产品的长期价值不是一开始就能体现出来的,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长期价值,为了让用户有这个坚持的过程,我们就需要通过运营先去创造一个短期的价值。
比如说大姨吗长期的价值在于帮助用户管理自身的生理周期和健康管理,很多人一开始是看不到这个长期的价值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短期的运营手段——“连续打卡XX就有奖励”来创造短期的价值让用户继续使用这个软件。
(2)很多产品的长期价值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用户的持续使用和反馈经过不断的优化最后才能完善好自身的长期价值。比如滴滴打车,一开始用户数量并不是特别多的时候会采取给予大量补贴的方式来创造出短期的价值,最后才有了后面的长期价值体现
在完成这个长期价值的构造之后,运营要做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去把这个价值传递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