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人间最大的悲哀,一旦知道天地宽阔!
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97)
问:感知论对人类的作用方式就是理论传播吗?
答:理论传播是必要的基础性方式,但随着人们对感知论的了解与运用,部分早醒者的三观改变之后,其理念的影响与扩张就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展开。人们三观的体现往往是通过无言的态度,而人们的生活态度则是互相感染的。特别是价值观,它在无形中决定着人们对生活的选择。当感知论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生活态度,它会以无形的方式传播开,形成蝴蝶效应,并在不长的时期内传遍全人类。而价值观将以更具体的方式在生活实践中展开,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状态,比如,当人对财富的观念转变,不再注重攫取而注重利用,不再注重其价值而注重其感知效果,人们的生活品质就会立即得到改善。
当人们淡化了竞争观念,他人转变为感知对象关系,他人的状态决定我的状态,人与人的紧张关系就会很快得到改善;当生命对存在的选择性利用转变为感知性整体存在观,人们从存在的方方面面获得感知信息,人与存在就不仅仅是一种利用关系了。随着对感知论的深入了解,科学会转变其认识立场,不再是一个朝向真理的证伪过程,“真”的意义改变,当一切存在有了感知的前提,科学追求感知之真,那么科学就是一个证真的过程,真是什么?真就是感知存在的真相,在人们利用科学手段求真的过程中,人们就会不断获得真实有效的存在,这时,科学的追求与人的愿望以及存在的目的与意义全部合为一体,这就是整体的感知存在,绝不是我们想象的天人合一境界,因为一切存在并非是合起来,而是分不开,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将这些元素一一分开。
问:感知论对人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答:使其知道,这是感知论的首要作用,人知道一切和不知道有极大的不同,不知道的人是迷惑飘忽的,始终找不到一个稳定的立场,更找不到正义行为的理由,人只能胆战心惊的生活,充满疑虑的审视一切,特别是人让自己处于不明就里的客观现实中,人更是时时处于凄惶与惊恐中。因为一切随时会改变,因为这个改变的来由人们并不知道,这个不知道是对人最大的折磨。
我们犹如被核心真实抛弃在外的弃子,无可归依,无从知道一切,只能不明不白地忍受一切。不知道是人们最难以忍受的事实,是人类永远无法消除的遗憾与耻辱。严重的情况是:不知道使一切丧失了理性的根据,人为树立的理性常常发展为非理性;不知道使正义丧失了存在的理由,任何非正义的行为都因为不知道而获得了各自的理由;不知道使人丧失了自由立场,不知道如同竖在人们面前的高墙,彻底堵死了自由的通道;不知道使人无根无底,更使人无法无天;不知道使人不知所由,也不知所终;不知道使人栖居一世、流浪一生……非常矛盾的是:人们对于世界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知道;人们知道的事物越复杂,就越不知道事物的来由;人们越是创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不知道使用这些方法达到什么目的;人们越是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就越是解决不了人与人竞争的矛盾关系;人们越是创造了众多理论,就越不能用理论来解释存在与人类的根本问题;人类越是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就越不能满足人心的欲望;文明越发达,人伦越冲突;科学技术越发展得迅速,人们就更加快速彻底地丢失自己;人类越是想超越现实存在,也就越来越接近最终的毁灭……这些,都是“不知道”造成的后果,最吊诡的是,人类的智慧与创造能力丝毫不能消除这个不知道,这个不知道在人类努力行为的相反方向,人类的一切努力、一切进步和一切发展都与之背道而驰,人类对这个不知道无能为力。
问:感知论对这些问题开具什么处方?
答:使其知道。感知论将世间所有颠倒的道理都颠倒过来,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使人知道。感知论重新解释了物质、生命及存在的一切,可算这世界上从未有过的“反对论”。
认识、理解并接受感知论的人,会知道物质不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主观存在的,物质在生命的感知中存在;会知道生命与物质都是感知运动体,且不能将其分开单独存在;会知道一切事物的目的在于感知,人存在的目的就是感知存在的愉悦;会知道感知为一切存在的限度,这个限度创造了大千世界;会知道人与物质是整体存在关系,并非依赖与利用关系;会知道人与人是相互感知的对象关系,并非同类生命的竞争关系;会知道生活的一切手段都是过程,而一切过程都为了人的感知;会知道存在的目的就是人存在的目的,人感知存在的愉悦就是存在的最佳状态……人知道了一切的来龙去脉,人知道了一切的开始和结束,人知道了所有知道后面的缘由,人知道了可以知道的起点和不可以知道的终点,人彻底取消了不知道,所有该知道的我们会陆续知道,所有不知道的我们再也不妄想知道。这时的人就是完全自明的人,自明不是全知,是知道了根本,是知道自己可以知道什么而不可以知道什么,人永远告别了不可知论。(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