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群像
在很多人的大学遗憾清单中,“没有好好利用图书馆学习”是高居榜首的一项,我也曾在校园纷繁喧嚣的活动中奔走,没有“不以自习为目的”的去过图书馆。留英的时间里,我抓住了这崭新的机会,开始了与图书馆的又一次亲密接触,并好好审视了这个号称全英连圣诞都不关门的巴斯大学图书馆众生相。
又是临近期末,各种死线逼近,图书馆各层又充实了起来,多民族多人种由于作业的不可抗逆性行齐聚图书馆。你可以听听印度小哥小组讨论时的咖喱英语的可爱强调,或是窥探一下中东女学生面纱下的求知面孔,还有一瞟而过的各种电脑屏幕上的高大上图表数据,不过主流当然是英欧一众帅哥美女,当他们深邃的眼窝沦陷在电脑屏幕前时,那种专注确实十分动人,我曾经注意一个英国美女很久,她似乎在整理笔记,各色记号笔,大小贴纸,书写的井井有条,图文交织,学霸的即视感,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全程很久没看过手机,这也是很多英国学生自习值得我钦佩的一点,就是抗干扰能力,与之对比的就是一众亚洲面孔的手机成瘾患者,我曾不止一次的一眼望去的一众人里,只有亚洲面孔在用手划动手机屏幕,我自然也常常人不离机,所以发现这个问题有些羞愧,也许是我们的异乡疏离感让手机成为了一种安慰,但专注力的养成却容不得半点借口,愿自省、自持,心无旁骛。
另一件事则有趣许多,就是图书馆的硬性规定——不允许吃任何食物。在这一点倒是全球共通,就是年轻而旺盛的代谢根本扛不住饥饿的召唤,再学神的人物都有在包包里拿出食物的一刻,有一个大块头的英国小哥,曾经在我身边尽情的吃完了一大块三明治,若干水果和点心……也许的同学们吃的太过嚣张,图书馆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查罚款,这时你就发现饥肠辘辘的脑力劳动者们开始了小心翼翼的偷吃,小饼干、巧克力,任何补充能力而忧体积喜人的食物成了图书馆的新潮流,在这场规定和情理的斗法中,不知谁能笑到最后,我理解学校出于卫生和公共秩序的考虑,所以,嘿嘿,我会尽量带粒装花生米去图书馆的,求不被抓。
现在很多城市都有了更新锐的图书馆,咖啡、香茶、甜点,好书一卷,周末再开展些线下图书会或读者见面活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比起旅行与远方,正如高晓松所说,“也许你家后院有更好的风景”,这个后院就指他新开办的“杂。书店”,也是我心心念念想要一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