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读书

复盘《智族GQ》总主笔的写作课

2017-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西风5

写作这件事,除了多阅读、多写、多练之外,要写好文字或一篇文章,窃以为其中应该有它的技巧和规律。因此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写作的书籍,听了不少的写作课,从而学习其中的门道。

不久前,听了一期何瑫的写作课,现在复盘整理,在这里分享。

何瑫,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现为《智族 GQ》总主笔。

写作课时长两个小时,因为何瑫在媒体工作 ,内容方向则是关于非虚构类写作的相关要点展开。

在传媒圈,非虚构写作又称特稿,是各大报纸杂志的一种报道形式。特稿不同于新闻报道,又文不能与文学创作划等号,或许你可以这么理解特稿:比起新闻报道,它具备更丰富的意义指向、更精致的文本呈现、更详实的故事细节、更能与时间对抗的审美价值。比起纯文学创作,它具备更为有力的直指人心的力量——真实故事的情感冲击力永远无法被虚构故事完全取代。

发掘选题、确定思路、搜集素材、寻找采访对象、收集反馈……这些都是做一篇具有真实性特稿的必要元素。

一、95%故事写不好,是因为采访到位。

写好一篇人物专访特稿,并非易事。采访者的状态、受访者状态、采访场所的选择、文章架构如何布、怎样讲好受访者的故事... ...都在考验着一个写作者的水准。

首先,采访的环境、地点很重要。人在不同的环境,情绪是与周围事物有着微妙的相互关联。谁都希望采访的过程是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完成,受访者有可能讲述更多的信息,出来的文字内容更具有可读性。

都以为咖啡馆应该是首选,其实不然,这里不一定是好的场所。因为随着认知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将咖啡馆视为工作的场所。人一旦坐到咖啡馆不自觉的紧张起来,潜意识认为这里是谈事的场所,精神是不会松弛下来的。

第二、如何在一篇文章中立体的展示出被访者的各方面层次,需要考验写作者对人物采访水平,每一个细节的观察与描述,都会影响到文章的质量。比如家庭中摆设、被访者行为、动作细微变化等等。

第三、采访对象的状态,你想象不到,这取决于采访者的状态。要让对方感觉像是聊天,情绪松弛。上来就开始严肃的问题,就不是好的开始。从一些问候语起话题,先让对方适应,消除陌生感。

但又不是聊天,毕竟要写一篇文章需要相关的信息,所以采访时,需要不露痕迹的导向话题,追问题,问题回答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收集到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第四、双方互动、交流、碰撞的方式,远远好于问答的方式。《心灵的七种兵器》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是在于对方讲述后,你怎样回应。由此看来,两个人如何呼应更重要,是能够深入聊天的关键所在。

二、写故事的个人风格。

无论是文字、绘画、还是音乐,要有所成就,必然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看了或听过作品之后,不用看作者就能够知道这是谁的。

1、怎样形成个人风格?

先模仿是必由之路。在没有形成自己风格之前,先向前辈学习,别把这个看的过于低劣,谁不是先从模仿开始的呢?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

2、要有自我认知。写作是带着个人语言风格的去写一件实事,而风格与个人的学识、教育背景、经验经历都相关联,所以,别着急,写多了,自己的风格自然会逐渐形成。

3、事先打好提纲,明确文章的架构,就是说,你要明白你想要表达什么?写完之后,朗读出声,再做修正。为什么要朗读出声呢?既然是讲故事,要把文字当做有声的,哪里不通顺,哪里该怎样将更好,朗读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可以听得到的。

4、修改很重要。《文案训练手册》中,约瑟夫•休格曼说:“文章需要不停的修改,不要以为我的初稿比你写的好。”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也有相同的描述。有时候,写好一稿,有可能要整段整段的删除,这是常有的事。一般情况下,村上春树写一部小说要反复修改四五次以上。看来,不论是哪一个作家,修改似乎是秘方。

5、修饰语能少用尽量少用。华丽丽的辞藻实在不适用于非虚构类文字创作。简洁明了,多一个字都显得多余的把故事讲好才是重点。

6、文章要有节奏感。这一点是我不曾关注过的,一直以来都以为,音乐有节奏、电影表达有节奏,现在知道,原来文字也需要有节奏,长句、短句、段落长短就像是音符,写出读者可以一气儿看完的文字,那也是水平。

想到余华的小说《兄弟》,当时读完这本书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而且是极为顺畅的读完。这本书语言风格通俗,长短句节奏把控,让这本书变得容易读,谁都能看懂,且不累。

凡事能否做好,还是要看自己下了多少功夫。修行在个人,学了之后怎么用才是成长的关键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