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死要面子不认错的民族啊

2020-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油茶花先生

昨天今天,两口气读完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从此又增加了一位喜爱的作者、思考者、批判者。

在我的成长里,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夸奖满天飞,无论是学校的课本(尤其是历史、政治、语文课本),还是一些课外杂文、课外书籍,动不动就是一番自吹自擂,活脱脱一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小市民嘴脸。我想许多人都记忆犹新,比如历史书会讲我们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如何如何地促进了他们的发展进程,登时就塑造了“我是你们大恩人甚至再生父母”的形象。可是历史课本上却从不讲四大发明在堂堂中华是怎么使用的:造纸术印刷术用来出版圣人的学说、四书五经,火药运用到火铳就心满意足,指南针帮助郑和到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非洲东岸。当造纸术印刷术帮助西方传播文明、民主、法治、人权等思想时,我们还沉浸在自认优越的大国之梦里;当西班牙葡萄牙利用指南针探索世界的时候,我们忙着宣扬国威和闭关锁国;当船坚炮利的欧洲军队打过来的时候,我们还在斥他们为化外蛮夷。如此种种的情形下,直至如今我们都不愿、不敢承认:我们落后了,我们做错了,要向优秀的制度、思想学习。有人说,我们承认落后了呀。不,我们虽然承认落后,却是为了给“落后就要挨打”找一个自我安慰的理由。而且,落后暗含的逻辑是:我们按自己的方向也能追赶、超过西方国家。然而到了今天,除了物质的赶超,思想的追赶和超越,实在寥寥无几。不愿意放下身段承认错误的我们,至今学一点西方的鸡毛蒜皮都要审时度势,担心屈尊了我们泱泱大国的面子。用一句俗语来说,叫做打肿脸充胖子,或者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对于这样的虚伪痛恨至极,所以矫枉过正似的偏向“那边的月亮比这里的圆”。相对于阅读赞誉我们自己文化的书作,我更喜欢看一些揭开面皮的文章。俗语“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反映的就是中国人死要面子、维持虚假尊严的丑陋姿态。“打脸”和“揭短”会使人的面子遭受损失,伤害他的自尊。中国人“士可杀不可辱”也属于“无面子毋宁死”的假尊严精神。我们仔细分析下“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句话。在中国人看来,被打脸是一种巨大的侮辱——其实在任何人种的人来看,打脸都是一种严重的对人的尊严的侵犯。但是有个问题是:假如不打脸,打别的部位(比如廷杖)就不是侵犯尊严了吗?如果中国人来回答,他就会说:虽然也侵犯,但是打脸更让人没面子嘛!而如果是一个美国人来回答,他就会说:不,打任何部位都是侵犯我的尊严,并且我要对你提起诉讼。这就是我们的特点:面子不等同于尊严,只要面子不受损,尊严没什么所谓。当别人的巴掌抡过来的时候,我们想的不是反抗,而是希望别人不要让自己太没面子。试问,遭受暴力侵犯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抗,甚至不是躲避,而是寄希望于施加暴力的人”仁慈“地为你保留面子,这是什么逻辑?这是奴性的逻辑,这是懦弱的逻辑,真是不可理喻。对暴力的纵容,对侵犯行为的纵容,把希望放在盼着他们改过上面,无异于待宰的羊羔祈求屠夫良心发现于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是对软弱的恨铁不成钢啊。下一句的”骂人不揭短“,充分暴露了中国人不知羞耻的羞耻心。”短“指的是短处,在实际生活里的揭短,常常是揭别人曾经行为上的过失、错误,也有的会嘲笑生理上的缺陷、不足。中国人害怕被别人揭短,被揭短了是伤面子的,伤自尊的。但是,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中国人没有认错的习惯,以前犯下的错误他从不敢在口头上承认一句:我错了。他想的是,别人永远不要提起他犯过的错,最好能够抹除别人的记忆,他只想用”不提起不想起不被别人说起“这块遮羞布来掩盖自己的错误。一旦别人把事情说破,他立马感到被冒犯,没有面子,气愤地指责别人: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怎么能这样呢?于是都爱面子的中国人不约而同地达成了共识:别打脸,别揭短。然而在生活中,打人专打脸、骂人必揭短的情况层出不穷,不仅证明了面子的虚伪,更证明了中国人的自私自利:自己的面子是面子,别人的面子无所谓。正是这种自己要面子而又不在乎别人面子的中国人,才会导致中国人更加的虚伪、自私、恬不知耻。对于揭短的恐惧,使得中国人缺乏勇气,因为他们不敢面对错误、承认错误、反思错误、改正错误。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生都要像”孔圣人一辈子是童男子“那样尘泥不染地活着,容不得任何污点的出现。在中国人的眼里,错误不是一种可以学习的经验教训,而是一种令人没面子的耻辱。”知耻而后勇“这五个字纯粹是白瞎。

对于施暴者——打脸的行为暴力者、揭短的言语暴力者来说,这是发泄愤怒或报复他人的手段,但这种手段不应提倡、鼓励。文明社会有更多的平息愤怒情绪的方法,比如运动、娱乐、付钱砸东西,而不是通过伤害他人来宣泄。人是情感的动物,但拥有理智的动物才是人啊。

对于当事人——被打脸或揭短的人来说,反抗任何形式的暴力、反对任何无由的侵犯是他绝对的权利,并且反抗的人永远享有尊严。对于自己的错误,承认它的存在是维持自尊的第一步。坦承错误,及时改正,活得更加心安理得难道不是更好吗?既然知道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何还要为了面子而受罪?莫不成天生受虐狂?我看不是,而是为了面子,中国人宁愿抛弃理智与反思,选择“好了伤疤忘了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自欺欺人。

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柏杨提出了酱缸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在一些人看来,这简直是吃里扒外、恶语中伤、煽风点火。这些人振振有词地叱问:我们的河流清澈透明,哪里来的污秽?就算有,那也是偶尔一片腐烂的树叶而已!滔滔中华,五千年不息,你竟说一潭死水无法流动,这对你有什么好处?诋毁自己的文化,崇洋媚外!你怎么净盯着我们的瑕疵不放?再说了,莫不然别处的河流就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了?

根据这个一连串的指责,足可证明以下三点:1、这些人心胸狭窄,容不得批评,一被批评就炸毛,一跳八丈高;2、这些人缺乏实证精神。别人说河流太脏污,你就用科学的、先进的、有说服力的方法去考证。假如没有脏污,你就驳斥柏杨满嘴跑火车、睁眼说瞎话,假如确实脏污了,那就大家一起商量如何治理河流;3、这些人是否有资格身在其位,要提出质疑。不能接受批评、缺乏实证精神的人,要么是神,要么是大骗子。骗子不允许别人的怀疑,也不敢去证明他是真的、对的。

在我看来,任何的意见、批评都应该让它直言不讳,每一个人都观点都有表达的权利和自由。我举双手赞成某些言论不适合发表,比如鼓吹大家自杀或者种族歧视,但这不是因噎废食的理由,不能因此而使用压制的方法来使所有人都有口不能言、不敢言。头头们总是担心容易被煽动的、愚人似的国民会从星星之火发展为森林大火,这是一种对国民的不信任,是一种对国民思想水平的歧视,更是一种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圣人心态。古语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圣人和愚人都是两个极端,是极少数的稀罕物,那我们这些处在中间的普通人千虑的话,就取一个中间值“五百得“吧。千万人的五百得综合起来,那才是真正的人民的智慧。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头头们显然不相信我们的脑子,认为我们的观点、言论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混乱,从而威胁到江山社稷——以及头头们的位置。假如头头们认真学习历史,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思想开放、言论自由的民族和王朝都会因此而更加强大繁荣,而不是动荡不安、战火纷纷。开明的文化氛围会解放人们的思想,放飞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化学里的熵增概念可以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头头们,越混乱越稳定,只要不爆炸,问题就不大。可惜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受到限制,有的文章不能发表,有的作品不能出版,有的话只能和挚友在密闭的房间里说,这是一个多么憋屈的事情啊。我常说,人长一张嘴,吃饭和说话。如果不让人说话,只允许吃饭填饱肚子,这样的人跟圈养的猪有什么区别?反抗的人有尊严,勇敢的人有尊严,大度的人有尊严,能够自由说话的人有尊严。人的尊严不是别人给你你才有,而是你生来就有。可是有的人仗着强大的压制力,剥夺你的尊严,拿走的权利,你唯一剩下的选择就是反抗。而反抗,要从敢说话开始。

我前面说,骂人不揭短是因为中国人死要面子、绝不认错,我想把这个话拓展到国家层面。一个国家不可能是一个不会犯错的国家,因为国家是人组成的,人是绝对要犯错误的。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不改正。还有一种,表面承认,但却不真正地去直面错误,吸取教训,而是掩盖过往、含糊其辞,只说改正,就是不说怎么样改正。在今天,我们很多人都能感受到这样一种不痛快:不能自由自在地探讨、辩论politics问题,一旦触及,不等别人来指责甚至揭发你,你自己首先就怀疑自己这话该不该说、能不能说,已经有一种人人自危的氛围了。柏拉图说,人是政治的动物。现在的我们畏政如畏虎,为了安全度日选择独善其身、远离politics。可是,你不发声,我也不发声,大家都沉默,就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屈服的大多数。如果柏拉图看到我们这个样子,就会说:人是动物——因为人不谈politics了呀。只有动物才会盲目地、懦弱地、服从地跟随头领的脚步,而不会质疑头领:这条路好像不对。无需我明说,我们都知道某些历史事实早已不那么容易被我们了解、讨论。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很简单,中华文化喜欢遮羞布,那些错误的过往统统藏到遮羞布后面去,仿佛藏起来不给后代看、不给别人看,这个错误就没有发生一样。德国在二战后的快速崛起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他们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直面自己不光荣的历史,这一点使我无比钦佩与羡慕。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也是正确之母。我衷心地希望,中华民族不要再掩饰曾经的过错,不要再戴着遮羞布的同时高唱英明的赞歌,不要再用自欺和欺人的方式来满足空虚的民族自豪感,不要再有低三下四请求他人不打脸不揭短来保全面子的这种思想。中国人的面子是一块透明的遮羞布,穿着比不穿更让人觉得耻辱。

在最后,虽然不够贴切,但由于学识浅薄,只好暂时不贴切地引用乔治•桑塔亚纳说过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