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洞悉相处之道
最近在听李松蔚于喜马拉雅开的专辑《换个角度,洞悉相处之道》几个观点颇有意思,采颉一二。
1
人身上,并没有想当然的开关
生气了,想着这事不值得生气,按下“停止生气”的开关,就可以马上很开心;
小朋友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按下“快速行动”开关,他就可以马上动起来;
做事不细心,总是出错,按下“认真仔细”的开关,就会马上变成一个超靠谱的人。
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否觉得有一丝的荒谬?我们是“人”呐,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像机器一样,按一个开关,就马上按程序行动?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好像总是这样想。认为只要”想“改变就马上”能“改变。
事实上,“想”和“能”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这样的情绪反应方式,习惯了这样的行动模式,甚至于从这些看似“不好”的行为中,获得了种种的好处。
要改变,我们非得要先从思想上做好建设,以可能的更大预期利益来“诱惑”自已,再去实践中体验,翻跟头,直到可以品尝到胜利的一点点甜头时,我们才能慢慢的开始改变。每一次改变都不容易,都值得我们心怀敬畏。接纳这个并不轻松的现实,可以让我们的改变之路走得更稳当一些,不至于在一开始就夭折。
2
宇宙让我拒绝你,我只是传个话
当你费尽心思为朋友规划,提出各种建议,朋友当时说好好好,回头却依然故我时;
当你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回家,还要充当朋友的爱情顾问,煲几小时电话粥时:
当你手头也紧巴巴,朋友却急着向你借钱时;
你百般为难,但又总是觉得:自已是能做些什么,是能帮到朋友些什么的。可是,这是“你”的事,还是“朋友”的事呢?“你”是主角,还是“朋友”是主角呢?
好像在不知不觉间,我们混淆了主体。无论我们再怎么费心费力的帮朋友出谋画策,但最后做出决定,承担后果的,是朋友自已。再怎么感同身受她的痛苦,也没法和她本人感受的一样;再怎么详细的情景模拟和事件分析,也和朋友本人所感知到的不同。
世间的万事万物自有他运转的法则,你只是中间一个极其微小的因子,永远也无法预知走向。你好像“能”做什么,但你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让每个人都做自已舞台的主角吧,作为观众,我们只要在边上给主角最热烈的欢呼,最诚挚的视福即可。
3
他是“直男癌”;她是“心机女”;他是“妈宝男”。。。不经意间,我们的生活中好像充满了各种种样的标签。我们开始习惯用“标签”去对人和关系进行判定,很省事,很速度。不再需要有大段的文字描述,也不再需要深入的沟通,只要一个或几个标签就好像可以概括一个人的所有。
从效率上来说,标签是一个快速分类的方法,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非常习惯于使用这种方法。但,习惯的就是好的吗?这是否是大脑的一种”偷懒“?
如果对方是一个你需要长期相处建立关系的人,比如父母,爱人,小孩,朋友,使用标签,对对方来说是否是一种伤害呢?在你生命中,需要花最多时间来珍惜对待的人,只用一两个标签就来概括他的所有个性,喜好,是否过于简单粗暴了?因此,在长期关系中,不需要贴标签。尽管这是我们最习惯的方式。对于一段长期关系来说,双方是否能从这段关系中得到更多的滋养,共同达成自已想要的,比简单的“标签”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