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件事情做好,比做更多的事情重要
2022.6.6
昨天早上起床后,花了一个小时研究了一道题。这是一道小升初的题,早些时候不会做,现在想重新做一遍,结果还是不会。从网上搜了答案,结果答案却是错的,但是从错误答案中我却学会了正确解法,成功领取一种新技能。
虽然一道小题花了我1个小时,但是非常有成就感和收获感。
上午刚好要辅导一个朋友家的小孩和他的同学,他们现在初三,马上要考试了,想在最后阶段冲刺一下。而我初中数学还行,物理和化学早已荒废,于是赶紧看了看书,算是勉强能够应付。
但是,专业知识真的那么重要吗?
重要,这是肯定的。没有系统化地学习过,很难把握考点,也不能够一阵见血的指出学生可能的困难点。系统的学习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就是能够在关键时候,像学生证明你“有资格”引导他该怎么做,不然学生可能会认为你只会纸上谈兵。
我虽然忘了很多,但是这些科目对我来说,复习起来也比较快,因为这些都是我相对比较擅长的科目。加上他们的成绩也不是太好,所以指导他们问题并没有大的问题。
但是实际上我掌握那一点学科知识,离我要求的能教学相去甚远,简直太业余。但是我却实实在在的帮了他们很多。我的大招就是帮助他们慢下来,专注一个题型。
就拿昨天的学习为例,来到这里准确说那两个同学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看他们的样子,潜台词就像是“老师,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做,来到这里就想让你指导指导,然后就可以提分了。”我没那本事。
索性我就看他们拿什么就学什么,提分哪一科都一样,只要能提分。
一个学生拿了化学题,他二模考了40分(满分50分),说比以前多考了10分。我觉得他有能力考满分,一是因为化学题并不难,二是因为他也想学,也有能力学。所以我就问他,“你觉得哪一类型题,现在你还觉得比较难?”他自己也思考过,也刷了很多题,他说是推断题。他先拿了一套卷子,问我一道推断题,我看了看,知道一点,但是不全会。
一共五种物质,一个单质气体,基本能够确定是氧气,一个金属元素占40%,基本确定是碳酸钙,但是还有三种,其中有两种含有相同元素,他推断不出来。
做这类题,如果做得多了,书中的化学反应式掌握得比较熟的话,基本上是手到擒来的事。但是他基本上考感觉在做题。
做这类题,方法比较简单,就是找到突破口,题中一般会有明显的提示,根据提示能够很快锁定1-2种物质,再通过假设法很快能够确定其中一种;然后就是把这种物质有关的所有化学反应式写出来,基本上就能确定下来和它有关的物质是什么了,或者能够锁定其中的1-2种,再用假设法就能够确定下来。以此类推,很快就能解题。
由于他们在初中只学了一年化学,而且还是刚学,所以学过的化学式并不多,很好掌握,这类题型应该属于送分题。但是,当我问他关于碳酸钙都有哪些反应的时候,他支支吾吾似乎只能答出来一个高温加热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他的都不知道了。问他关于氧气都有哪些反应,当然这个比较多,但是题中提示生成的两种物质都与氧气有关,而且含有除了氧气之外的同一种元素。他有点束手无策。
我知道如果我能很快告诉他这道题的答案,并且告诉他为什么,他肯定能听懂,而且完全理解,但是下次碰到同类型的题,大概率还是不会。因为他对学过的很多化学物质不够了解,特别是一些沉淀物、气体和有色物质,因为这些往往是一道推断题的突破口,很多反应式掌握得也不够好。但是根据他的基础,只需要花费半天时间基本上就能掌握,以后碰见这类题基本上能够做到十拿九稳。于是我就让他这半天只练习那一类题型,他把手头上的那一类题型都做了,到后面显然更有心得了,而且也更有信心了,可惜题还是太少,做了几道就没了。要不然,我相信,这半天时间绝对可以帮他把这一类题解决掉。
另一个同学是数学卷子,经过上次分析,他主要就是计算、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和经济类型的题是提高分数的最快途径。所以,这段时间主攻这三类。
其实这些方法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就是各个击破,绝大多数的人都知道,但是未必能做到,而且每个人做到得程度也不同。
生活中我经常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刷题比学知识重要、看书比应用重要、做作业比学会一个具体的知识重要、做事情的数量比质量重要。这些道理我们都知道不对,但是大多数人却一直在这样做。
还说这些学生吧,他们在考试前几乎每天一套卷子,而且是每科每天一套卷子,端午节放假3天,有学生平均一天要做9套卷子。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知道刷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为了刷题而刷题,就没有必要了。
还拿那个学生说事,他如果不能够花一段时间,把推断题认真总结总结,练习练习,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刷题,然后看答案,看了貌似都懂,那么这类型的题他恐怕无法解决。因为我相信他刷的化学卷子绝对不低于20套,但是看他做推断题就像是刚开始做这类题。
很惭愧,我看书也是这样的,我的观念里看书数量比从一本书中学到一项技能重要的多,虽然我理智上不认同这种观念但是我就是这样做的。在选择看一本新书,还是看一本看过的,我觉得非常有用的书之间,我肯定会选择看一本新书,因为这样我就会觉得又看了一本新书,这是“实实在在”的收获感。
因为如果从一本书中学了一项新技能是没法说出来的,究竟学会了没,学会了几成,都是说不清的,而且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我发现学生刷题也是这样,做完一套卷子远比从这套卷子中发现一个问题,并解决一个问题有成就的多。很多学生宁愿花半天时间刷几套卷子,也不愿意花2个小时解决一个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
我给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停下来,花2个小时解决一个小问题,然后解决下一个。
我自己也会经常反思:这段时间应该解决哪个问题?一个能看到结果的小问题,如果能力不够就解决一个更小的问题,一定要能看到结果。
大方向上坚持学习、努力成长,小事情上要求见到结果,而不是持续埋头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