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岛·故事精选】专题

你还会写信吗

2022-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万千星河赴远方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三十年前,人们还是写信的。一根钢笔、一瓶墨水、一沓信纸、一个信封,还有一颗思念的心。人们迫不及待地拆开亲友从远方寄来的信件,虽然远隔千里,但心却紧紧连在一起。在那个电话尚未普及的时代,信纸承载了太多的回忆。

二十年前,还是有人写信的。男孩写给隔壁班女孩的一封情书,清秀的字迹,华丽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写信时的直率冲动,收信时的脸红心跳,信纸将记忆带回那个如诗般的夏天。

十年前,写信的人已经很少了。人们更习惯用手机上的短信,路边的绿色邮筒已经成为怀旧的老物件。去寄信的人越来越少,家门口的信箱也逐渐成为不被人关注的隐形存在。毕竟也没人给自己写信,关注信箱干嘛?

小学时,我家经常给彼此写信,父母都写得一手好字,爸爸喜欢古体信格式,从右往左竖着写,还会写几个常用的繁体字。那些信,抑或称之为“家书”,在当时将很多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表达了出来,也沟通了彼此间的情感。在现实中当面说和在心中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当面说或许会因为情绪激动而丧失理性,而在信上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可以在落笔前三思,让我们心平气和地促进沟通,从而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成长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现如今,再次阅读那些早已泛黄的书信,它们超越了交流的意义,并且记录着成长的点点滴滴。

在这个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网络将地球变成一个村子,远在天边似近在眼前,但它同时也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某种意义上被拉长,在网上“相谈甚欢”,现实中却“相顾无言”;在饭桌上人们各看各的手机,不予理会,死气沉沉,如果是这样,那见面的意义又何在?键盘敲击出的文字会因为手机发热而让人感受到人心的炽热吗?

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傅雷家书》。最开始了解傅雷,是从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和《艺术哲学》,翻译其实就是再创作,而那一字一句,展示了他独特的独特的审美和对原著语句的斟酌。阅读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无一不体现着他对儿子深沉的爱。远隔千里,分居两城,除了必要的生活的帮助。更多的是对其艺术上的熏陶。其实历史上家书很多,从商贾名人到平民百姓,都寄托着浓浓的情感,现在读来仍然受益匪浅。

之前都《两地书》,鲁迅先生与许广平的信虽多是生活琐事,但无一不体现着一个中年男性特有的一种幽默和对生活的看法。读朱生豪的情书,语句华丽。肉麻过后,则是感受其满满的爱意。宋清如和朱生豪的爱情多为人们称道。

读了名人书信,回到信息化普及的时代。却发现信。其实已经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我之前去一些旅游景点,无论是成都的杜甫草堂,还是宁波的普陀山,都有写一张明信片寄给亲友的项目。人们写完祝福语,便将其投进一个绿色的邮筒。我想,当以前的一种日常情景成为景区的旅游复古项目,也意味着它徘徊在消失的边缘。

一个衣着考究的中年人,拿出一沓信纸、一支钢笔、一瓶墨水,吸满墨水,用工笔小楷写下的远方人的思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