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第二说)
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又最重要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包罗万象,不仅要照顾孩子的身体和情感,还要指引Ta们的精神发展。对于孩子要鼓励,要欣赏,要纠正,要保护。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的技术和观念都在推陈出新,育儿观也一样需要更新换代。一起来看看,为人父母需要摒弃哪些陈旧的育儿观念呢?
一,在我们中国的家庭中,很多父母的潜意识里面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自己价值和荣辱的鲜活证明。
如果一个孩子被当作父母的证明工具,在孩子的成长和心理上都会造成巨大的麻烦。
有一位很有成就的音乐家曾经分享他的体验。他小时候因为被视为天才,家庭的“救世主”,而承受了沉重的压力,并因此陷入严重的心理问题搏斗中。
抚养孩子的真正目的,是帮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精神个体。溺爱和迎合孩子其实是剥夺他们做事的能力。作为孩子,Ta们在成长中自然是希望什么困难都没有,或者总是能找别人帮他解决困难。但是如果父母一直有求必应,或是替代或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孩子就无法发展出自己的能力。
试想一个人如果不需要等待,又怎么能学会忍耐?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毫无挫折,又怎能培养出决断的能力?如果不受伤害,我们怎么能学会原谅和宽恕?
保护孩子不受挑战,就是破坏大自然的规律。
二,父母会无意识地把自己小时候未能满足的需要投射到孩子身上。
比如,我们的父母曾经对我们非常地严格武断,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达不到他们的期待和夸奖。那我们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时就想要给孩子无条件的关爱和接纳。但是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其实会忽略孩子追求主宰和寻求意义的真实需要。又比如说我们给予孩子,自己小时候渴望的尊重和空间,孩子渴望的却是更多的拥抱。
父母不是有意识地按孩子们所需要的方式去对待他们,而是用我们曾经希望父母对待我们地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
三,父母要避免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强加给孩子。
不是按照自己先入为主的期望去改变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性。每一个孩子生来都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潜能,比如遗传的特质,个体的性情,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才华,能力美德等。
如果孩子比较安静喜欢看书,不太爱交朋友,那就不应该试图转变他的性格,把他转变成外向的,热衷社交的人。
四,现在流行一种观念,提倡爱和自由。很多人只停留在表层地理解,认为只要父母信任孩子,任其自由发展,孩子就会纯洁无暇和完美。
父母们被告知,是他们把孩子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把孩子从圣洁的宝座上赶下来。这个观点只对了一半。父母的确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并且能够创造孩子会秉持一生的剧本。但事实的另一面是,如果任其自己发展,孩子将其可能像缺乏耐性,按照生存本能的道路发展。因为这些发展不需要意志的努力,所以孩子非常需要一个指引者来指导他们。
孩子不是天生就“纯洁”,他们既有善的潜能,也有毁灭的潜能。他们所具有的每一个品性,每一个美德都有可能被引导或是误导。所以父母的角色对他们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的四种育儿观念,哪一种你中招了呢?为人父母,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呢?(欢迎继续关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