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走出女儿国:杨二车娜姆和杨二嫂

2019-03-23  本文已影响2人  我和你的流浪日记

第一次认识杨二车娜姆,是在湖南卫视的快乐男生里,当时的她还是一名评委,她是纳西族支系摩梭人。

她形象打扮前卫:头发乌黑笔直,戴着一顶大红花,穿着奇装异服。

她语言泼辣新奇极具娱乐性:

"机会就是秃子头上的一根毛,抓住了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

"出去重新走一遍,看你的样子就没睡醒"。

"你别唱了,让我们看得太紧张了,简直惨不忍睹"。

…………

杨二车娜姆,别称红花教主、国际走婚族。

作为第一位从泸沽湖“女儿国”走出去的女大学生,也是“女儿国”第一位登上春晚的民族歌手,还是第一位在美国好莱坞大道留下手印的中国少数民族女艺术家。

纳西族支系摩梭族,是中国最后一个母系氏族社会,实行走婚制,族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彼时的杨二也如此。

十三岁那年还没上过学,也不认识字,县城来人选歌手,她以独特的嗓音吸引了评委,于是评委带上她走出村庄,参加了当时正在筹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歌手大赛。

之后的她不顾妈妈的反对,只身一人,带着七个鸡蛋走过原始森林,来到上海,投报上海音乐学院并被录取,并成了那届最小的学生。

她不会讲普通话,硬是拿着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教材,并离开民族班,住到汉人班,学会了说普通话。

她没有钱,硬是凭借给同学们打开水或者业余打工,来换取生活费。

毕业后为了进京,为了获得北京户口,往返北京上海三十一次,勇闯团长室,并称自己为班禅亲戚,终于在1989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独唱演员。

在8O年代的出国大潮中,因为羡慕外面的世界,想去美国,便与美国摄影师结婚,后离婚,在美独立生活十年,并到意大利当模特。

游遍欧洲;先后到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讲学和演出;从事时装生意并作模特;参加好莱坞电影演出并为其配唱歌曲。

后与挪威外交官石丹梧相恋七年,号称“国际走婚族”。

出版有十三本书,分别用中文英文写作,并成为畅销书作家,收入颇丰。

杨二嫂,鲁迅小说《故乡》鲁镇人,出身富农,从小便得父母宠爱。年轻时十分漂亮,因其姿色过人,乡人多慕名而来,买其豆腐,人送外号“豆腐西施。”

年方二八,遵从儒教,恪守族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于同村忠厚老实之人。

后生儿育女,孝顺公婆,听从丈夫。种田纺线,生计艰难,再也不曾迈出故乡鲁镇一步。

年岁渐长,姿色尽失,豆腐生意亦越做越难。

连年战乱,加上孩子众多,日子越发难过。脸皮愈厚,竟偶有小偷小摸习惯。

此杨二非彼杨二,相同处:同为女人。

不同处之一:一个是作风不好没道德的“坏”女人,一个是作风好有道德的“好”女人。

不同处之二:结局不同。一个勇往直前,混迹上层,到处旅游,写作唱歌,收入颇丰。一个恪守本分,沉入底层,永世不得翻身。

原因:一个走出女儿国,一个没有走出鲁镇。

鉴定完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