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1三国谋士--贾诩
源自中午听易中天先生讲三国--第八章《鬼使神差》
何许人也?这一集听的不下三遍,仅仅对贾诩兴趣,必须存档之~
(如同听司马懿一样,仍需细品读...)
易中天品三国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作为曹魏集团的谋士,最后位列三公,配享魏文帝庙。
易中天:“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贾诩1、一个人,一句话,开启三国乱世。
2、作为曹操初期的五大谋士之一,一气安然活到曹丕年代,终年77岁。
3、看世事,悉人心,知进知退。
网评之~1、第一次计谋。
当时贾诩刚刚因病回家,顺道跟了个旅游团观览一下各地风光,到了汧阳县(今陕西千阳)的时候,被劫道了。
劫道的是氐族的少数民族兄弟,他们将旅游团全部抓起来,一搜,一帮子穷光蛋,怒了,于是打算全部埋掉。
大家都吓的连叫大王饶命,但没什么用的时候,贾 诩不慌不忙的说话了。 “我是段公的外孙”
别看简单的一句话,他深刻体现了贾诩对人心理的洞察力。
所谓段公是谁呢?
就是当时的太尉段颎 ,他曾经任西部边将,威镇西北,氐人很惧怕此人。
贾诩当然和老段没什么关系,但没关系不要紧,现在可以有关系。所谓狐假虎威,没老虎,一样可以假。
不过这句话看起来好像和“我爸是李刚”差不多,就是自抬身份嘛,没什么了不起。
别急,关键在于,贾诩还有后面的话。 贾诩不是说“我爸是李刚,你们能拿我怎么样。”
他接下来的话,神奇的换了一个角度。
他说“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这意思就是说,埋了我有什么用?我死了,你还什么得不到。不如给我家写封信,让我家多拿点钱来赎人。这样我不用死,你还得了钱,双赢,多好啊。
这就比“我爸是李刚,你们能拿我怎么样”高明多了。
因为他这句话,是把角度换到了劫匪的角度。
他在帮劫匪想问题,亲身指导一下他们的劫票技术。
这样劫匪就懵了。
我们站在劫匪的角度上,去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懵。 从劫匪的角度,来对比一下两句话的区别。
第一句话,劫匪听到了会怎么想?“好小子,能拿你怎么样?老子治的就是李刚的崽!”你不是激我火么?好,我就让你看看马王爷发火了什么样!
结果就是贾诩会死的更惨。
而第二句话呢?因为贾诩并没有去拿这个身份嚣张,而是认真的在帮他们分析 怎么做更有利,于是,这不是在激火,而是将他们的思维引向了个人的利益。
劫匪懵就懵在,在贾诩的话之后,他们要开始想自已的事了。
这娃子说的不错,写封信过去,是比杀了强,能得钱。他们的利益就提高了一步。这是他们思考个人利益的第一步。
有了一,就会有二。又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两者可得,他们接下来要思考,
有没有更大的利益?
有。 老段,那是个老虎,惹不得。给他写了信,要来了钱,一时好了,以后可能就惨了。所以这事儿还不够好。不如把这孩子哄的高兴的,再订个互不侵犯条约,这就是一世好了。
ok,就这么办!
劫匪“与盟而送之”,签了合约,还亲自送出去,路上还不忘说,问段老他老人家好啊,在段老面前多美言几句啊。而贾诩呢,当然点点头,说放心吧,俺外爷爷最疼俺了。
就这样,贾诩成功的采用了心理学的引导方法,拯救了自己。
而其他人呢,都被劫匪杀了。
贾诩的第一计,很成功。效果嘛,就是自己一个人。
2、第二个计谋,就不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了。
他的第二个计谋,就是他“乱武”的由来。
当时董卓身死,李傕打算回家,王允把持了朝政。
被董卓搅乱的天下,看起来终于要开始平静了,贼首死了,贼众跑了,王允又是个政务人才,虽然不一定会有什么中兴,但有他在,起码是可以维持个朝庭安定的。朝庭安定,诸侯就没什么理由去兴兵了,就算是权力大些,总也可以平静上一段时间,至少是不能随便乱打了。
然而,事情没有走向这种格局,而是走向了更加明目张胆的混乱,这一切,只因为贾诩的一个计谋。 李傕和郭汜张济等人,在一起研究,打算散了伙,收拾收拾行李,各自回家,你回你的高老庄,我回我的花果山。
而贾诩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了,他说了一句话,一句政治意义非常强的话。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这句话的中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一句话。
枪杆子里出政权!
散什么伙?不但不能散,还要把兵都收起来,打回去。只要有兵有枪,who怕who?
李傕一听,是这么个道理,马上照此执行,收兵打回长安。
完了。
彻底完了。
东汉末年一场无组织无纪律的最大武乱,就此揭开序幕。 本来黄巾乱,那时还有个朝庭,各地起兵还是团结在以汉帝为核心的朝庭周围,去平乱,一来二去,平的也差不多了。
后来董卓乱,虽然搞的朝庭不朝庭了,但好歹大家目标一致,都联盟反董。
这下好,李傕郭汜他们虽然打回长安,杀了王允,但这些人毕竟者没有董卓的能力,没谁能领导群贼,李郭自己就打了起来。
他们打了起来,诸侯也没共同目标了,但士兵不能白养着,于是,也打吧。打谁?不知道,看谁不顺眼就打谁吧。
最混乱的局面,自此开始,贾诩“乱武”之名,绝非虚言。
而贾诩这个时候,似乎也开始认识到什么了。 虽然贾诩是这次大乱武的实际挑起者,但这却并非他的本意。
弗洛依德。贾,之前的所作所为,对他而言,其实就是一个个的心理分析案例。不管是李傕还是郭汜还是王允,在他而言,都只不过是一个个的病人而已。
但事情到了现在地步,他才认识到,心理分析是如此的重要。当你的病人是有着足够权力的人时,他的案例对象就不再只是一个人,而是天下格局。
他觉的他错了。
他决定要弥补这个错误。 他再次展开他的心理分析学,不过这次不再是当作单纯病人案例,而是从宏观去思考。他运用一系列的方法,保护了皇帝和大臣,算是间接为之后的曹操奉迎天子作出了贡献。
如此之后,他也不打算在李傕这儿呆了,辗转跑到了张绣那儿。
却没想到,在这里,他会碰到另外一个心理学分析大师,并有了几次绝对足份量的交锋。 这场较量出现在曹操还兵之时。当时的曹操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说是田丰煽火袁绍,要偷袭许昌,于是连忙赶回去坐镇。
张绣则打算联合刘表,一起带兵去追。
就在这个时候,较量开始了。
张绣正兴高采烈的要去追击曹操的时候,贾诩站出来说,不能追,追必败。
张绣不听,去追,结果果断败了。
而贾诩说不能追的原因,是因为他想到了曹操在想什么。 曹操在想什么呢?
张绣刚刚要追击之时,曹操就给荀彧写信(真有闲功夫),说放心吧,这次他追击必败。荀彧问他为什么,他分析说“虏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曹操运用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理论,作了充足的准备。
所以张绣败了。
曹操的分析很准确,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切竟然都在贾诩的掌握之中。
而且贾 诩还比他多考虑了一个问题。
“置之死地而后生。那后生之后呢?”
这个问题曹操没有想到,但贾诩想到了,于是他向张绣提出了下一步的方案。 正当张绣悔不听贾诩之言,兵败回来,打算向贾诩道歉的时候,没想到贾诩却不容分说,让张绣马上收拾收拾,再去追。
张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先说不要追,这败了反倒说要追,到底什么时候该追,什么时候不该追?
不过好在他现在对一个问题认识还是清楚的。“凡事是贾诩的话,都是正确的。凡事贾诩的计谋,就应该坚定不移的执行”
搞不清楚就搞不清楚吧,既然贾诩说了,那就执行。
于是,张绣胜了。
得胜之后,张绣乐的屁颠屁颠的过来,问弗洛依德。贾这是怎么回事,还请大师指点迷冿。
贾诩向张绣说出了原因。
那个曹操没有进一步想到的原因。 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项经典的管理心理学案例。人都有最原始的求生欲望,而这种欲望只有在他即将失去的一瞬间,才会被完全的激发出来。
置死地后生,就是将这一理论,完美的发挥在了管理上,利用人的这一特点,为整个组织明确一个无比清晰的任务目标,并以超水平的执行量去完成它。所以此时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大到可以以一当十。
而还有一项案例,则正好相反了。人在刚刚完成一项巨大目标时,会因为了解到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想自我要求而产生满足感,从而有获得一种十分强烈的情绪体验。这种体现在短期内很难消除,长期内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它就会演变成另外一种情绪----骄傲。
为了不让他演变成骄傲,所以领导者必须及时的加以引导,通过疏导,甚至压制打击的办法,去掉它这种体验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是领导者的责任了。
然而曹操此时没有想到这一点,所以他无法及时的完成这个责任。
而贾诩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让张绣马上去追。果然,利用这个时间差,刚刚沉醉在胜利喜悦之中的曹操,对阵刚刚兵败的对手,却被打败了。
这一场较量,最终以贾诩的胜利而告终。
恐怕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曹操记住了这个叫做贾诩的名字。
3、定盘之计
当时袁绍要起兵对付曹操,除了联盟了姓眭的兔子之外,还派出使者,要联合张绣共同作战。
按袁绍的想法,这次联盟是必然成功的。因为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爱将,并间接影响了曹操的夫妻关系(曹操夫人丁氏,因为曹昂之死,和曹操两地分居,回家织布。),可谓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和曹操打,他肯定会来帮帮场子。
而张绣也的确打算这样做。袁绍的使者来后,张绣奉若上宾,还请来贾诩一并陪同,以示重示。就在他刚要签应袁绍使者的时候,贾大师发话了。
“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滚蛋”。
于是使者恨恨的回去了。
直到使者出去好久,张绣的嘴巴还没合上。
他好容易合上之后,他大惊失色的问贾诩。 “大师,你这是搞什么东东!”(何至于此!)
贾诩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张绣见他这反应,又问,那现在怎么办?(若此,当何归?)
贾诩说,投奔曹操吧。
张绣一口茶喷了出来。 贾诩躲了躲张绣喷的那口茶,不慌不忙的为他分析了适合投靠曹操的三个理由。
贾诩的这三个理由非常透析精辟,不只可以用于风云乱世,现代人要找工作的,或者已找到工作打算抄抄股的,都可以拿来通读一下。
原文如下。
“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
就他的三个点来说一下。
第一,曹操政治牌打的好,品牌打的好。
现在曹操奉汉帝,那是名正言顺的正统。本来汉帝都不成回事儿了,让曹操这一“奉”,奉出个独一无二来。
什么叫独一无二?其他势力骂曹操,清一色骂“曹贼”“挟天子”,而可以拿汉帝招牌去骂其他诸侯的呢?只曹操一家,别无分号。
这就叫独一无二。
第二,曹操家业不如袁绍大。
这似乎很有悖常理,怎么势力小反而成为优势了?
其实只要换一下角度,就可以明白其中原由了。
现假设,你有资产20万,曹操有资200万,袁绍有资产1000万。
这时,你入股曹操,那你就拥有了1/11的股权。而入股袁绍呢? 你只有1/51的股权。
这不就很明显了么。
有句话叫,宁为凤尾,不为鸡头。这是指的个人的人生战略方向,是要往高处走。但在其中的战术阶段时,很多时候,当鸡头,是更好的选择。
不同的环境就要有不同的做法,摘出一句话去作为一切的标准,说好听点,叫“腐儒”。
第三,这也是当下的重点。
估计前两个张绣也不太有兴趣听,听了也不一定懂,但第三个,他是再懂不过了。
你杀了曹操这么多爱人(喜爱的人),再去投曹操,会有事么?
答:不会有事。
为什么?
因为曹操是要做大事的,正因为张绣杀曹操爱人杀的天下皆知,所以,才最安全。
张绣这时应该又犯晕了,贾大师也太玄乎了,经常是对一个问题得出和一般人正好相反的结论。幸好贾大师不是生到现代去参加考试或当主考官,不然不是他0分,就是大多数人0分。
但贾诩这并非是好以怪论惊天下,故弄玄虚。他讲的这条道理,是有过一个扎扎实实案例的。 刘邦建国后,突然有一天发现群臣众将表情不对,非常暧昧,于是心中疑惑,忙把张良拉过来问怎么回事。张良告诉他,大家这是要闹gm造f啊。
刘邦说:“天下正当安定,怎么会谋反呢?”
张良说:“陛下从布衣起家,以此来得到天下。如今陛下为天子,所封功的都是萧何与曹参所喜爱的,而诛杀的都是生平所结怨的。现在军吏统计功劳,用天下的不足处处封功,这是害怕陛下不能尽心封功,害怕又被怀疑平生过失诛杀,所以即将相聚在一起谋反罢了!”
刘邦也担忧说:“那该怎么办呢?”
张良没有回答他,而是问了一句重要的话。
“大家都知道的,你最恨谁?”
刘邦想了想说:“雍齿。”
张良说,好,那就先封他侯。
刘邦依计而行,群臣果然安定。
这就是贾诩那个理论的来源。他的分析,和张良的思路如出一辙。只不过身份稍有不同,他相当于雍齿的谋士,而他也相信曹操会按张良的那种思路去做。
想做大事的人,必须要放弃私怨,一切以大局为重。而且这个私怨最好是人尽皆知的私怨,这样“以公废私”的样子做的才足。所以,张绣和曹操这个私怨越大,他就越安全。
张绣听到这里,一拍大腿,悟之。马上投了曹操。而之后的行为也果然一如贾诩所料,曹操不但不追究,反而给了张绣非常优厚的待遇,最后被封到两千户,始终领先别人。贾诩也自此成为了曹操的核心谋士。
事情到这里,似乎就结束了,贾诩正确的分析,导致了一场正确的投奔,三方共赢,皆大欢喜。
然而,真的是这样么?
贾诩的分析,真的正确? 有关贾诩的分析正确与否这件事,
可以一下子探究到8年之后。
8年之后,当张绣满面堆笑的拿着二斤月饼去曹丕家串门的时侯,曹丕摞给他一句话。
“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
那时,已经忍受很久折磨的张绣,终于彻底崩溃了。
他选择了自杀。
这就是张绣的最终结局。
张绣,武威祖厉人,汉末军阀之一。
他是一个很悲剧的人。悲剧到连悲剧的资格都没有。
悲剧人物,也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想要上演一出霸王别姬,那也要是项羽式的人物才成。张绣的悲剧就在,他在痛苦中自杀,却连个愿意传唱他的人物都没有。
他的一辈子,过的稀里糊涂。他的生命中,有近乎一半的时候,是在听贾诩的话过日子。
而他却从来都不能真正明白贾诩的话。
到死,也没有明白。 问:他的结局,贾诩会预料到么?
答:会。
问:预料到了,那贾诩还让他投曹操,这分析正确么?
答:正确
因为贾诩的话,从来就不是为了张绣。如果非要说也会为了张绣的话,那只能是,让他在必然到来的死亡之前,过上一段封侯2000户的短暂快乐。
深悟人性的贾诩,当然知道曹操会为了霸业而接纳他,也当然知道曹操霸业有成之后,等待张绣的会是什么。
但他的话,依然是彻头彻尾的正确。
只因为,贾诩不但是一个心理学大师,还是一个隐士。 隐士,人们从来记得的人物,都是历史如嵇康阮籍,小说如黄钟公秃笔翁,总之都是深居世外,拒不与世俗合流的人物。
但不要忘了还有这样一句话:“大隐隐于朝 中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野”
那些长的就一付生怕人人不出来的隐士,只不过是小隐而已。
真正的隐士,存在于世俗的顶峰---朝堂之中。
贾诩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这样讲起来,会比较空洞。用一下对比法子,会直观的多。
只要将贾诩与另外一个人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藏在弗洛依德。贾大师背后的,那张真实的隐士之面了。
贾诩与郭嘉。
两个智谋都属同时代的顶尖的人,他们做的事情,却完全不同。
从正史记载上看,临阵料敌,运筹帷幄,贾诩的才能不让郭嘉。但由于他自认不是曹操的嫡系,所以主动献策居少,很多时候是因问作答。所以,他对曹操的战略贡献不如郭嘉也是正常的,这也是他可以一直不倒的原因之一。
郭嘉明于识人,贾诩善揣人意,两个人各擅胜场,均是情商高手,但郭嘉为人所不齿的只是其放浪的生活方式,而贾诩引起天人共愤的则是他那为达私欲不择手段的恶棍行径,贾诩有极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揣度人心的本领。难怪后来曹操竟然和他携手笑语:“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当贾诩喊着安全第一,大门紧闭拒不见客的时候,郭嘉正顶着行为不俭点的帽子在大帐里为曹操拼命谋划。
当贾诩不结权贵不交豪门低调处事的时候,郭嘉正挺着他的小身板奔波在颠簸的马车上帮曹操考查地形。
当贾诩一问三不知的时候,郭嘉正一面咳嗽着说如果我去了南方非死在那儿不可,一面为曹操谋划要先定荆州。
当贾诩看着养生书籍准备安然度过他余下的几十年的时候,郭嘉已经病死在了征途之上。
这就是两个人的不同。
说郭嘉聪明,是因为他为曹操奉献的诸多奇计。
说贾诩聪明,是因为他在大风大浪中寿过三朝,77岁善终。
孰对孰错? 无对无错。
只有两个人信仰的不同。
人要吃饭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人生的第一义,不管是在乱世,还是在治世,为了更好生存而谋划,只要不是去害他人,都不能说他错。
贾诩,以极其精妙的计谋,为自已谋划了完美的一生。身居高位,却又善始善终。来自敌方,却又成为三朝重臣。他懂得何时进,懂得何时退,懂得在进退之中成就自已。
聪明的定义,从来都不是一个空洞的标准,就像那个为刘邦打下大半个江山的韩信。
人们都为他的多多益善而感叹他绝顶聪明,又为他的不懂低调含恨未央宫而说他愚蠢。
然而,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呢?
如果他一直低调,那么就不会有登坛拜将的叱咤风云,也就不能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然而当他打下半壁江山之后,再低调又有什么用呢?
等待他的只有陈平问刘邦的那句话。
“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
能帮我打半壁江山,那他就更可以帮自已打更多的江山。建功立业后的韩信,在刘邦心中永远会是这样一个问号假想敌。
这样看,在拜将的那一刻,韩信就错了,他不聪明。
那如果韩信不去建功立业,而是老老实实明哲保身的终老呢?
这就是聪明了么?
所谓“聪明”,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他不会孤立的存在于一个空间,他的背后,终是会反映人各自不同的信仰。你可以认为在历史长河中轰轰烈烈的划过一道属于自已的规迹是聪明,也可以认为一切皆为浮云的看破尘世安然终老是聪明。
而他们也的确都是聪明。
释有释之终苦,儒有儒之入世,道有道之无为,墨有墨之兼爱。
世界正因为如此,才丰富,才多姿,才精采。
贾隐士的谋划,对张绣而言,虽非终赢,却也为他选择了一条归宿,这种归宿未必比他自己当一个风雨飘摇的小诸侯而被辗死差。更重要的,是贾诩为自已和曹操构建了大大的双赢,在利得曹操的同时,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最好的,不能再好的归宿。
这是贾隐士的绝对胜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