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山西(上)
八号上午,我们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一个半小时后抵达太原武宿机场。“都说山西好风光”,这句歌词俺已经听了数十年了,但此时才是第一次踏上山西的土地。车从机场出来,透过阴霾的天空,看到路旁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匾上写着:世界晋商的家。在黄土地的衬托下,好醒目、好响亮、好煽情,急忙取出相机拍下。山西不仅风光好,还是商之都。
午餐地点安排在全晋会馆,古香古色的房屋和装饰,显示出了店家浓厚的文化气息。店堂内摆放着杏花村(汾酒),老陈醋,刀削面,一座灯箱照壁四面写满了“面”字。服务员告诉我,这上边有面字的一百一十四种不同写法,而实际上的山西面食种类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主人在拥有如此多的“面”店请客,自然很有面子。而我在大堂看到的介绍,全晋会馆本身就是座省级保护文物,贯穿会馆的文化主线是:唐根、商祖、晋门、面道。
接待我们的郝先生是大连人,老乡相见,格外热情,在吃酒的同时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山西省的旅游资源,包括什么大院之旅;拜谒之旅;风光之旅;红色之旅;寻根之旅。总之,山西的名胜古迹甚多,是中国古迹文化的宝库。“地下古迹看陕西,地上文明看山西”,郝一再建议我们多安排些时间在山西各处转转。我瞥了眼咱领队,领导说,看什么看,咱们总共就一天多点时间,有许多事儿要做,待下次来再游吧,赶紧去敬敬主人酒哇。这好办,俺端起酒壶,从郝先生起,围桌打了一圈。这山西汾酒也挺上头,一两个回合下来,竟也有点晕乎乎了。晕乎了,倒也胆大了,啥也不怕了,在领导的纵容下,俺还代表薄市长敬老乡们一杯。没错,就是老乡,史书记载,自明朝洪武年起,国内连续数次大规模的移民潮,都发自山西洪洞县一个叫老槐树的地方。有人考证,老槐树前后累计迁徙人口数十万,移民后代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份,据说山东、河北、辽宁的王姓,十有八九与山西有缘。俺小时就会背诵:“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问我祖居叫什么?老槐树下老鸹窝”。现如今小脚趾甲分瓣的、走路习惯背手的和上厕所称解手的都可能是老槐树的后裔,都是山西老乡。老乡见老乡,喝酒要用缸。俺是一人一杯,又打一圈啊。呵呵,这下可整大了,不仅俺大了,好像老乡们都大了,既然大家都大了,就无法工作了。俺想大家得感谢我,俺为大伙争取了小半天时间去周边旅游了。
既然是山西老乡,那就该看看咱家乡的名人。没想到,俺在山西参观的第一个景点竟是位于忻州的阎锡山故居。忻州是一个地级市,与太原毗邻,抗战时期著名的忻口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都是忻州人,其故居分别位于五台县永安村、定襄县蒋村和定襄县河边村,在中国近代,在忻州地界方圆20公里的范围内,走出了三个响当当的名人。
我们这次去的阎锡山故居,是三家中最大的院落,据导游讲大院占地50亩,现存27个院落,700多间房屋,比位于灵石的王家大院小,但比祁县的乔家大院要大得多。
2009/5/14